關鍵字:分貝
-
跨年派對攻略!演唱會嗨翻天 高分貝環境帶來聽力損失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106李宏信醫師說明,耳朵可分成外耳、中耳、內耳3部分,當內耳的蝸牛體神經細胞被破壞,或是內耳血管阻塞時易產生耳鳴。尤其民眾若遇到噪音傷害、病毒感染、外力撞擊、過勞、焦慮、緊張、睡眠不足和工作壓力等情況,影響自律神經的控制系統失調,促使內耳血管收縮,內耳神經血液循環不良,造成內耳供血不足,因而造成神經萎縮壞死,進而產生耳鳴、眩暈等症狀。 -
鬧鐘響、手機對話聽不見!小心耳中風 及早就醫防聽損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3583民眾如果突然出現單側聽力聽不見,或者突發性耳鳴、頭暈等症狀,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耳鼻喉部部長田輝勣提醒,務必儘速就醫,耳中風越早治療,復原效果越佳,否則可能會造成終生聽損。 -
老人重聽失聰耳聾有苦講不出 孤獨走進無聲寂寞的世界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546資深耳鼻喉科醫師李宏信表示,隨著年紀增長,罹患重聽機率也會增加,如果發現有重聽現象,切勿抱持著治療無效的心態,而失去治療先機,建議就醫檢查,若出現聽力退化,及早發現及早服用藥物治療,是有治療及預防惡化的作用,目前有許多藥物之研發對預防重聽發生及惡化重聽的發生都是很有成效的。 -
寧靜追蹤師「靜土地圖」調查 台北市這幾處低於55分貝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3447噪音大小與生活品質,以及人的健康息息相關。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地理資訊科學研究專題中心召集野地錄音師、流行病學者、聽力保健專家集結公民共同努力,訓練公民擔任「寧靜追蹤師」,在台北巷弄中穿梭希望能尋求低於55分貝的「靜土」。中研院人社中心GIS專題中心公布根據「寧靜追蹤師」在台北城市進行聲景音量的調查結果。 -
台灣4成年長者失能性聽損!高於WHO統計 預防要趁早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388根據PSA華科基金會2019年發布全台最大規模高齡聽力篩檢報告顯示,台灣65歲以上年長者約有40%為失能性聽損,遠超過WHO統計的33%!為讓聽力損失更容易被察覺,進而預防因聽力產生的失智症風險(*2020年刺胳針醫學期刊1項研究結果顯示,失智症的12大風險因子中,名列第1的就是聽力受損,占8%)。PSA華科基金會今年持續跟進WHO的聽力照護行動,將推出「華科搓手聽篩法」。 -
網購詐騙多!名醫肖像遭盜用賣假藥 治療耳疾沒有仙丹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613李宏信醫師指控,有許多不肖業者盜用他的照片移花接木,將西醫治療藥物改成斗大的「草本藥物治療耳鳴」、「耳聾痊癒」等字樣,搭配一系列假案例,企圖藉此增加假藥可信度,販售給耳疾患者,但耳疾並沒有仙丹可以快速治療痊癒,舉例來說,突發性耳聾在醫學上的定義是指3天以內、連續3個聲音頻率發生超過30分貝聽力喪失的急症,需把握發病後的7天黃金治療期,拖愈久治療效果愈差,且治療方式是循序漸進,需經過醫師診斷給藥,並非來路不明的藥物就能治癒。 -
長者因重聽逃生不及送命! 醫示警:重聽非老年人專利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821重聽是否有前兆?李宏信醫師說明,民眾剛開始會有點聽不到高低音,像是別人在跟你說話,只知道對方在講話,但有些詞語卻聽不清楚,如高音處和低音處都有聽不清楚的情況時,就應格外注意;特別是當小聲的悄悄話聽不清楚時,就是聽力退化的開始。 -
搭長途飛機竟突發性耳聾! 中醫針灸促血液循環可改善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257355歲的鄭小姐日前到歐洲出差,回台灣後左耳突然聽不到聲音,且耳鳴很嚴重,隔天趕緊至醫學中心耳鼻喉科就診。檢查發現,她連90分貝都聽不到,而且伴隨嚴重耳鳴,被診斷為診斷為「左耳突發性耳聾」,但以西藥治療了2個禮拜,都沒有改善,最後到台北慈濟醫院中醫部求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