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動作
-
思覺失調症治療新趨勢! 長效針劑助病友回歸正常生活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4132我國全民健保於2022年開始專款給付長效針劑,補助27億元,讓思覺失調症病友在發病早期即可使用,能夠及早接受治療。高雄凱旋醫院於29日招開記者會,和民眾分享近3年來長效針劑照護果,院長周煌智指出,目前針對思覺失調症的治療,採用長效針劑是醫界的共識,長效針劑治療不僅能夠有效穩定病情,還能降低6成住院風險。 -
癌友運動有阻礙!單靠走路恐不行 掌握5大重點達成效
癌症新知 / 抗癌密碼5127癌友在治療結束後,保持運動習慣有助降低癌症復發,但多數人常陷入「3不知」當中,不確定「何時動」、「怎麼動」、「找誰動」。同時根據癌症希望基金會調查顯示,癌後病友近8成偏好走路,雖然有動但並非「動得有效」 -
SMA健保放寛給付上路 醫勸病友把握機會積極評估治療
醫藥衛生 / 罕見疾病7136目前SMA的治療藥物有3種包括:背針、口服藥物、基因治療。周怡君主任分析,這3種藥物的治療目標,都是要讓神經可以存活。其中,背針是最早用來治療SMA的藥物,因為它藥物的分子比較大,藉由背針的施打,將藥物送到神經細胞,進而強化神經細胞的能力,讓它存活,甚至提升功能。 -
鮪魚不新鮮!消基會抽驗2件不宜當生魚片 最好煮熟吃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4112為確保民眾可以安心食用生鮮鮪魚及魚罐頭,消費者文教基金會表示,本次抽驗30件商品進行品種鑑別、重金屬等檢測,在辨別鮪魚新鮮度的揮發性鹽基態氮測試中,發現2件產品不適合作為生魚片。 -
胃食道逆流喉嚨卡卡火燒心? 中醫調理降低復發治根本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4003安南醫院中醫部醫師廖殷梓表示,中醫將胃食道逆流歸於「泛酸」、「反胃」、「胸痹」、「梅核氣」等範疇,病位在胃、食道、肝膽、脾等等,故治療以調脾胃、肝膽之氣機升降為主,不僅副作用少,也可舒緩情緒壓力,降低復發率。 -
兒童肥胖長不高!轉骨時機對 不讓骨齡超前、防性早熟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4368沈瑞斌醫師說明,學齡兒童在6至12歲、第2性徵發育前,每年生長4至6公分是正常的;至於長高極大期女生落在初經前約11至12歲,男生在13至14歲,1年有機會抽高8至10公分,必須加以把握;通常女生長到14、15歲,而男生長到15、16歲就會停止。倘若學齡兒童1年生長曲線低於第3百分位、1年長不到4公分就要留意;此外,生長曲線高於第97百分位以上也須注意可能是內分泌出問題,如腦下垂體或腦內有腫瘤的疾病警訊。 -
3C世代白內障年輕化! 選對人工水晶體重返視力自由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4407朱智盟醫師曾收治1名50歲患者,從2019年做完白內障手術至今5年,視力追蹤穩定,當初選擇三焦點人工水晶體,術前近視度數1000度、術後0度,近視、老花、散光1次矯正,近距離的閱讀能應付自如,患者術後很開心能重獲視力自由。 -
顫抖症「顫抖」本質找到了 神經醫學新突破登國際期刊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6849原發性顫抖症盛行於高齡族群,在高齡族群盛行率為帕金森氏症的5倍,為找出引起顫抖的機制,並協助國人相關疾病診斷與治療,國科會腦科技專案計畫及吳大猷先生紀念獎計畫共同支持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藥理學科暨研究所潘明楷副教授研究團隊發現顫抖症的核心機轉,直指「顫抖」的本質,且透過週期電刺激術干擾顫抖的頻率,可緩解病患顫抖症狀。並將此一系列成果,發表於國際頂尖期刊「科學轉譯醫學」(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