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動脈粥狀硬化
-
商業午餐不利心血管 恐暗藏猝死陷阱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2468美國波士頓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Frank Hu博士表示,他們的研究發現,一般餐廳的商業午餐,賣的大多是一些比較不健康的餐點,餐點內容可能包括了營養專家不建議吃的紅肉例如牛排、加工點心例如蛋糕,甚至還有酒精類的飲品。如果長期吃這些餐點,會提高動脈粥狀硬化的風險,而動脈粥狀硬化這種疾病會緩慢且穩定地使血管阻塞,人體血管可能在不知不覺中就全部塞住了,因此增加猝死風險。 -
胖熟男大不性! 不舉+攝護腺肥大風險高2.5倍
兩性關係 / 男人幫2161台灣男性學醫學會積極宣導「熟男悶不MAN!勃起功能障礙及攝護腺肥大共病」概念,台北榮民總醫院泌尿部男性生殖科主任黃志賢教授公布男性共病流行病學資料,平均每5名40歲以上男性,就有1位有下半身共病困擾,應該積極就醫,才能改善症狀,提高生活品質,並與伴侶保持穩定的親密關係。 -
PM2.5空汙不只影響肺 對心血管也不利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1887在受到PM2.5汙染及交通汙染的大城市中,冠狀動脈鈣化的情形會增加。 -
你的腰圍大小 透露心臟健康狀況
醫美減重 / 體重管理2066此研究的作者,美國鹽湖城山間醫療中心心臟研究所的Brent Muhlestein博士表示,左心室承擔著全身血液輸送的功能,責任相當重要。 -
老菸槍心肌梗塞 九根支架救一命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2275北醫附醫心臟血管內科主治醫師黃群耀表示,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抽菸、年紀等都是冠狀動脈血管粥狀硬化的危險因子,高風險族群應定期檢查心血管,以降低猝死機率。但有現有追蹤檢查方式不盡完善,以致未能偵測病人潛在的早期冠狀動脈粥狀硬化。 -
每天半包菸 易引發缺血性腦中風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2005成大醫院神經部主治醫師謝函潔表示,吸菸會增加發生中風機率2至3倍,且菸齡越久,菸癮越大,導致中風的機率越高。香菸所含的尼古丁會活化交感神經,破壞血管內皮細胞功能。吸菸過程會產生自由基和一氧化碳,會讓人體細胞慢性缺氧,增加心臟負擔,造成血管硬化,進而提高腦中風的風險。 -
飽和油脂不利健康 用油宜配合烹調方式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39蔡玲貞指出,大部分動物油脂如豬、牛、羊油等,具有較多飽和脂肪酸,是造成血膽固醇增高最強的因子,會導致血清中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上升。而植物油則普遍含有較多單元及多元不飽和脂肪酸,人體無法合成的必需脂肪酸,主要來自植物油攝取。
-
腳冷發麻傷口難癒 下肢動脈阻塞嚴重恐截肢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68台南市立醫院心臟內科醫師陳怡芝指出,下肢動脈阻塞疾病第一個徵候經常只是輕微的間歇性跛行,其病因是下肢動脈粥狀硬化造成下肢動脈血管狹窄,讓血流無法傳送到足部,以致下肢缺氧。輕者患者下肢會有發冷、麻木、疼痛、間歇性跛行等症狀。情況嚴重者,還可能導致腳趾頭及足部發生潰瘍甚至壞死之現象。一般民眾常因對此疾病不熟悉,拖到足部有傷口無法處理甚至壞死而延誤就醫,導致需要截肢的不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