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十字韌帶
-
膝關節軟骨受損走路有「喀喀」聲! 醫曝6症狀、3治療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4829梁院長提醒,軟骨受損有6大症狀千萬別忽視。膝關節若出現走路疼痛、僵硬、彎曲不順、腫脹積水、關節聲響或深層悶痛感,軟骨可能已經受損。透過X光可以初步觀察關節空間有無變窄,若懷疑進一步損傷,建議安排核磁共振(MRI)檢查,能精準評估軟骨損傷的位置與深度,必要時可採行內視鏡檢查手術確認。 -
膝關節避震器!半月板受傷難修補 移植手術復原新選項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5693半月板移植手術在台灣臨床案例仍屬少見。光田綜合醫院骨科部暨運動醫學中心主任陳彥志醫師,近期為1名36歲熱愛運動的徐姓男子完成手術。徐先生早年因十字韌帶受傷曾赴美手術,但近年膝蓋反覆扭傷,下車時甚至痛到無法行走。經核磁共振與關節鏡檢查發現,半月板已不足一般人的一半,幾乎無法縫補,陳彥志醫師建議進行移植,恢復關節功能並降低退化風險。 -
重拾膝利人生!拯救膝關節退化 半人工膝關節詢問度高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4903原則上,如果患者韌帶完好無受損、沒有嚴重骨質疏鬆,又希望破壞組織較少、傷口小、且期望行走能愈自然愈好,就可以考慮牛津半人工膝關節手術,雖然跑步、跪坐仍有所限制,但能進行快走且蹲下的角度較大,目前能做到膝蓋彎曲最大限度約140、150度,是全人工膝關節無法達到的程度。 -
女膝蓋術後半月軟骨消失 異體移植重新找回膝關節功能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5786一名41歲的許女士曾因左側膝蓋外傷接受外科手術,但3個月前卻開始出現走路疼痛,嚴重影響生活品質,經台北慈濟醫院骨科醫師林坤輝檢查發現,其前十字韌帶斷裂,而內側半月軟骨卻不見蹤跡,懷疑是前次手術預後不佳導致碎裂,遂執行「前十字韌帶重建及半月軟骨移植手術」,術後5天許女士平安出院,目前定期復健中。 -
關節退化換全人工膝關節? 條件符合可選半人工膝關節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6645人工膝關節置換術主要是把受損的膝關節移除,換上人工關節,以減輕疼痛並恢復行動能力。梁峻銘院長說明,全人工膝關節和半人工膝關節的差別在於,全人工膝關節會放置1塊完整墊片,直接固定在脛骨元件上,重新設定角度、排列下肢活動關節;半人工膝關節僅置換受損部分的關節軟骨。牛津半人工膝關節放置仿人體半月板的活動式墊片,可前後滑動,重新打造可活動式的關節面,有助於恢復關節自然彎曲角度,符合人體工學。 -
擺脫膝蓋疼痛!自體軟骨修復術促進軟骨再生 緩解痛感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3559籃球場上的拆彈專家陳昱瑞,在最後倒數時間出手,壓哨出手進算!馳騁球場、英姿煥發是許多球迷對陳昱瑞的印象,但在光鮮亮麗的背後,陳昱瑞的籃球之路卻一直與膝蓋疼痛相伴。過去,陳昱瑞嘗試過許多解決軟骨損傷的治療方法,包括各種類型的注射治療,甚至是幹細胞療法,但都無法解決反覆發生的膝蓋疼痛問題,直到接受了自體軟骨修復手術才獲得了顯著的改善。 -
告別關節疼痛!微創人工關節置換術 助銀髮族舞動人生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6025人工關節置換後可用多久呢?梁峻銘院長提到,人工關節的使用壽命依材質與加工技術而異,健保給付的人工關節一般可用10至15年,自費選項則能延長至30年以上,目前人工關節可使膝蓋彎曲達130至140度,足以應付日常活動,如使用蹲式廁所,只要術後保養得當,人工關節的耐用性足以滿足大多數病患的需求。 -
十字韌帶斷裂運動傷害急性期與術後 射頻電波均能奏效
醫美減重 / 運動健身6998丁睿宇醫師說明,以上述個案為例,患者因術後膝蓋腫脹疼痛前來求診,經評估發現,受傷該側的膝蓋相較於對側健康的膝蓋,肌力跟關節活動度皆有顯著差異。為迅速改善患者膝蓋不適,評估建議使用金星射頻電波搭配徒手治療,主要是因為急性期的組織特別容易腫脹,也是疼痛來源之一。金星射頻電波具有多種運用模式,對應急慢性傷害部位,深度及治療頭的搭配,可精準做出適應症的選擇及運用,亦可避免發炎部位熱效應堆積過快,而導致患部更加腫大。值得一提的是,悅安心復健科診所是新北市首家引進此儀器設備的復健專科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