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南美洲
-
武漢肺炎第39例埃及感染 基因定序分析與台灣不同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6102台灣第33例COVID-19(武漢肺炎)案例,中央疫情指揮中心研判,患者應該在旅遊地埃及感染,但因相關群聚擴展至美國,有外媒質疑,感染地可能在台灣。對此,台灣大學分析病毒基因發現,該患者病毒與義大利變異病毒相關,與台灣其他患者感染病毒則沒有相同變異,也就是說,該患者確實在埃及感染。 -
武漢肺炎全球蔓延 台灣恐面臨病毒第2波入侵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625根據指揮中心數據,中東地區伊朗已有3,513例、歐洲義大利3,858例、法國423例、德國400例、英國115例、西班牙261例等,北美洲177例(美國與加拿大)。陳時中說明,亞洲排除中國大陸目前已有6,000多例,歐洲4,000多例、中東3,000多例,預測歐洲病例數將會比亞洲多,並且非洲與南美洲也可能會有明顯成長。 -
喜歡吃馬鈴薯又怕胖 營養師教你聰明吃出健康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118馬鈴薯是可食用的塊莖,性平味甘、具有活血、消炎、益氣、健脾等功效,含豐富的碳水化合物、維生素C、鉀、膳食纖維與植物化學物質等營養素,有益於人體作為營養補充劑和抗氧化劑。依其品種的差異而有不同的顏色,有白色、紅色、黃色、紫色等品種。江惠琴營養師表示,日常食用常見的為黃肉品種,含有玉米黃素及葉黃素,而含有花青素的是紫肉品種。馬鈴薯的維生素,礦物質和纖維含量大多在馬鈴薯皮,所以最好連皮一起吃。 -
善用旅遊醫學門診 讓你健康跑遍全世界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2484根據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的疫情通報,有某校12名大學師生於9月10至23日前往非洲烏干達進行社會服務,其中2名學生返國後分別於10月4日、6日出現發燒、寒顫、噁心、嘔吐、肌肉痠痛等症狀並就醫,經通報檢驗確診為感染熱帶瘧疾;目前2人症狀均已改善,住院治療中。這2名個案出國前均曾至旅遊醫學門診諮詢及服用瘧疾預防性藥物,惟1人僅服用2天,另1人未規律服藥。其他10名同行者中,有1人於烏干達期間曾出現症狀並診斷為瘧疾,已於當地完成治療。 -
注意!購買巧克力前 消基會:認清可可脂含量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2515巧克力原產於中南美洲,16世紀初,經探險家帶回西班牙,逐漸傳遍整個歐洲,慢慢盛行至全世界。數百年來,演變出各式口味,香濃滋味擄獲各年齡層,而且豐富的微量元素和維生素有益身體健康。但除了適度攝取之外,也要注意添加物,近來越來越流行黑巧克力,但你知道其中的成分比例嗎? -
首例國人茲卡感染個案 43歲婦人確定境外染病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3328疾管署署長郭旭崧表示,個案今年2月21日至7月22日間隨丈夫至聖露西亞工作,7月24日返國,26日出現噁心、嘔吐、發燒、流鼻水、關節痛及肌肉痛等症狀至診所就醫,29日因臉部、肢體出現紅疹再度就醫並主動告知旅遊史,始被確定感染茲卡。 -
懷孕前後期旅遊規劃 應排除茲卡疫區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2062疾管署與台灣婦產科醫學會召開記者會,呼籲孕婦或計畫懷孕的婦女,暫緩前往東南亞與中南美洲茲卡病毒流行地區。至於男性也應避免前往疫區,一旦被病媒蚊叮咬,也可能透過性交將病毒傳給另一半。 -
國內茲卡境外移入第3例 印尼漁工確診感染
醫藥衛生 / 罕見疾病1963疾管署說明,這名22歲印尼籍男性於6月1日搭機時已感不適,入境小港機場時,因出現發燒、紅眼等症狀於機場發燒篩檢站攔檢,相關檢體送實驗室檢驗於昨晚確認感染茲卡病毒。這是印尼今年第一起茲卡病毒輸出個案,疾管署已通知外交部、印尼政府及世界衛生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