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危險
-
RSV全年流行!嬰幼兒易併發重症 老年人也是高危險群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7155RSV是一種藉由飛沫或接觸傳染的病毒,在台灣全年皆有流行,透過飛沫近距離的傳播途徑,RSV極易造成群體感染。病程可從初期的發燒、鼻塞、咳嗽,嚴重會惡化為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嬰幼兒更容易引發哮喘、急性細支氣管炎及氣喘發作。 -
郭瑤琪驚傳主動脈剝離! 醫師提醒高血壓患者尤其當心
健康養生 / 名人健康6538前交通部長郭瑤琪涉收賄被依貪污罪判刑8年定讞,但因病持續保外就醫,今天(3月23日)傳出罹患主動脈剝離,送往新光醫院搶救,院方晚間證實此事,已完成手術,正在加護病房接受治療。2018年12月08日前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等年於晶華飯店開會餐敘後昏倒,2天後因主動脈剝離病逝。2020年藝人黃鴻升(小鬼)也不幸死於主動脈剝離。2021年3月15日凱渥男模張誌軒同樣因主動脈剝離,導致血管阻塞離世,得年23歲。 -
心律不整風險知多少? 醫曝「這情況」中風機率高5倍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3989一般人的心跳在休息狀態下是規律的,心跳次數介於每分鐘60至100次之間。而在睡眠時,正常成人的心跳可能會變慢到介於每分鐘30 至60 次之間。振興醫院心臟血管內科主治醫師張鴻猷指出,心律不整是心律異常的總稱,廣義來說,只要心跳的來源、速度及節奏是不正常的,都可以稱為「心律不整」。建議民眾可以學習自我檢測,正常的心跳是有節奏感的搏動,異常的心跳則會不規律、時快時慢、時重時輕,當發現自己心跳有異常時,可以諮詢專科醫師進一步檢查。 -
蠶豆症不只避吃蠶豆! 多種藥物潛藏溶血風險不可大意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7512蠶豆症是一種遺傳疾病,「蠶豆症」的學名是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Glucose-6-phosphate dehydrogenase, G6PD)缺乏症,是一種與X染色體相關的遺傳疾病。G6PD是一種酵素,在紅血球中扮演抗氧化的重要角色。當G6PD酵素不足時,紅血球容易因氧化損傷而破裂,導致溶血性貧血。 -
比特犬咬人引起社會關注 醫曝被狗咬傷緊急應對3步驟
醫美減重 / 美容整形10308比特犬咬傷人的事件再次登上新聞版面!近日,台北市文山區發生比特犬咬傷事件,再度引發社會對犬隻攻擊風險的關注。類似事件並非單一個案,去年桃園就曾發生一起嚴重犬隻攻擊事件,有1名婦人遭家犬撲咬臉部,導致眼球與顴骨外露,傷勢慘重 -
糖尿病患手腳血循不良! 醫曝保暖重點防範心血管疾病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4093目前台灣已超過200萬人罹患糖尿病,且9成以上為第2型糖尿病人,由於其合併腎病變及心衰竭的人數及比率皆逐年攀升,且心衰竭病患近4成5合併有糖尿病,顯示糖尿病患為心血管疾病的高危險群。振興醫院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李文齡指出,由於人體血管在天冷時會快速收縮,導致血壓上升、心跳起伏,容易引發心肌梗塞和腦中風等急症,糖尿病患應格外留意注重保暖。 -
減重手術獲新生! 術後食慾降、積極戒菸遠離病態肥胖
醫美減重 / 體重管理9774基隆長庚醫院一般外科主治醫師黃若禕指出,不管是校園或職場,胖胖女孩容易成為歧視、霸凌等對象,因肥胖問題而前來門診諮詢的女性感嘆生活難、減重更難。如果屬於病態性肥胖,很難透過飲食、運動來控制體重,此時減重手術扮演著重要治療角色。 -
別輕忽!感冒也可能致命 醫師提醒常見迷思及注意事項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210李宏信醫師進一步說明,尤其是體弱者或老年人,由於身體無法有效產生抗體,有時甚至不太會發高燒而疏忽,通常人體的發燒機制可以抑制細菌的發展及發汗排毒,幫助消除病毒而痊癒,但部分體虛的人的身體「可能連發燒對抗病毒的能力都沒有」,使得病情容易被忽視,「所以要改變觀念,不要誤認為不發高燒就不嚴重,誤判病情的危險程度,而忽略致命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