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反應力
-
研究:75歲以上高齡駕駛 致「脆弱用路人」死亡率最高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8021113年高齡駕駛肇事件數創下近5年新高,近6萬件,北醫大公共衛生學院傷害防治學研究所發布最新調查結果,75歲以上高齡駕駛造成「脆弱用路人」死亡率之高,位居各年齡層之冠,為41至64歲族群的2.44倍,駕駛年齡愈高,行人死亡創傷風險也愈高。 -
糖尿病患開車必看!當心低血糖症狀 血糖監測了再上路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4113隨著使用藥品後造成的交通事故新聞逐漸增加,大眾對用藥後衍生之交通安全也日漸重視,糖尿病病友駕駛安全議題也引起廣泛討論。面對這個議題,強化病友行車注意事項衛教,與建立社會正確的觀念同樣重要。開車無疑是一個必須保持高度專注力的行為,然而,低血糖卻會降低駕駛人思考和快速判斷的能力,以致提升事故風險。 -
高齡駕駛意外頻傳!銀髮族上路安全嗎? 網議5大焦點
健康養生 / 話題懶人包7097近日新北三峽、台北中正區接連發生78歲高齡駕駛路上暴衝釀成嚴重傷亡的重大車禍,不僅震驚大眾,也引發各界對銀髮族行車安全的強烈擔憂。隨著台灣邁向超高齡社會,65歲以上人口比例逐年攀升,高齡駕駛的安全隱憂逐漸浮現,成為社會不得不關注的議題。《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本次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近3個月內「高齡駕駛」相關話題的網路聲量,帶您了解網友對此議題的5大焦點關注面向。 -
這個時間點以後別再進食! 不僅記憶力更好還更有精神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9183文章也可以用聽的 常覺得白天注意力不集中、精神不濟嗎?根據研究發現,晚上10點以後不吃,白天的精神會更好,注意力更集中! 美國賓州大學睡眠與時間生物學的研究發現,為了讓第2天的精神更好,晚上過10點後就不要再吃東西會比較好。這項研究找來44位年齡自21~50歲的自願者,研究的前面3天,讓受試者全天可盡情飲食,但晚上睡眠時間限制在4小時,到第4天後受試者分成兩組,一組仍可盡情飲 -
夏日慎防腦中風!大熱天進出冷氣房溫差大 血管凍未條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4451滕學澍醫師歸納容易罹患腦中風高危險族群,除了三高是高危險因子,肥胖也有風險,而菸裡的尼古丁和焦油會顯著危害血管壁健康,應戒菸。至於缺血性中風後或心臟病患,因為服用抗凝血藥物能預防血栓;反之,倘若劑量過重,也有引發出血性腦中風的風險,須小心遵照醫囑服用。值得注意的是,血液循環不佳,以及有心房顫動問題,可能導致心臟有血塊,當心臟將血液送出時,也容易引發中風。 -
9旬嬤嚴重主動脈瓣狹窄免開胸 TAVI改善血循思緒清晰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339陳嬰華醫師指出,主動脈瓣膜狹窄是年長者常見的退化性疾病之一,多在80至90歲時被診斷出來,由於年長者身體較為虛弱或存在其他共病,導致手術風險增高。不過,現在透過TAVI經導管主動脈瓣膜植入術,能讓高齡族群不必承受開胸風險,成為目前治療主動脈瓣膜狹窄的主流方式。 -
博愛醫護推廣匹克球 實踐生活型態醫學把活力帶進偏鄉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7453今(2024)年起更藉由羅東博愛醫院健康醫療公益服務隊每月1次的南澳居家義診訪視服務機會,將匹克球這項新興運動帶進南澳偏鄉。6月15日羅東博愛醫院與宜蘭縣匹克球委員會、金車文教基金會、杏輝醫藥集團跨界合作,一同在南澳碧侯國小舉辦匹克球體驗活動,鼓勵居民學習新運動,一同動起來。 -
偏頭痛成年輕人失能主因! 接受預防性治療慎防慢性化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4207偏頭痛不只是頭痛,還可能造成失能跟生產力損失!在勞動節前夕,台灣年輕病友協會發表最新的「偏頭痛認知研究大調查」,結果發現,逾7成受訪者表示,會不定時頭痛,其中更有15%受訪者每月頭痛超過15天,可能是慢性偏頭痛。在有頭痛經驗的受訪者中,近7成每月平均需請假或在家休息3天,若以最新每人每月經常性薪資推估,患者平均每年約減少6萬元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