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取卵
-
因應少子化!單靠生育補助想提升生育率? 專家憂不足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8321少子化的問題已成國安問題,為鼓勵生育、減輕育兒負擔,行政院9月18日通過「因應少子女化對策:好孕三方案」,其中「擴大生育補助方案」,自115年1月1日起,女性國人及與本國人結婚之外籍配偶每胎可領取最高10萬元生育給付與補助。 -
現代女性保有生育自主權 玻璃化冷凍技術再突破現生機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5257隨著台灣生育率持續下滑,2024年新生兒數創歷史新低,越來越多女性開始關注生育保存議題。近年來,隨著玻璃化冷凍技術的進步,讓凍卵成功率大幅提升,為現代女性的生涯規劃提供更多彈性。隨著現代社會晚婚趨勢,許多女性因職場發展、經濟考量或尚未找到合適伴侶等因素,無法在理想年齡完成生育。吳成玄醫師表示,凍卵技術的出現,正是為了打破這個生理限制,讓女性能在卵子品質最佳的階段預先保存,待時機成熟再做生育決定,不僅是醫學突破亦是女性自主權的延伸。 -
備孕壓力!「3大備孕難題」讓人想放棄 這階段阻力大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8771許多接受人工生殖的夫妻半途而廢,中華民國生育醫學會最新調查報告發現3大原因,分別是「自行施打排卵針及副作用不適」、「取卵數量少於他人」、「胚胎無法順利培養與植入」。專家表示,人工生殖療程需仰賴醫病合作,才能順利「尋寶」,備孕夫妻務必主動尋求醫師協助。 -
癌症治療等於生育夢碎? 醫療性生育保存補助守住生機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8227衛福部今日宣布,自9月1日起推動「醫療性生育保存補助試辦方案」,初步適用對象為我國國籍18歲至40歲乳癌或血液癌患者,提供取卵療程或取精處置保存補助,凍卵最高補助費用新台幣7萬元,凍精最高補助8000元,每人最多2次,預估首年600名癌友受惠。 -
黃金凍卵期!提高未來受孕成功率 女性把握30至35歲
兩性關係 / 婦科診療室9779現代社會晚婚、晚育已是常態,根據統計,台灣女性生育第1胎的平均年齡逐年上升,從2005年的27.7歲上升至2023年的31.5歲。面對生育年齡不斷推遲與未來的不確定性,許多女性在實現自我或投入事業的同時,也開始思考:「如果我還沒準備好,卻又不想放棄當媽媽的機會,該怎麼辦?」。此時,「凍卵」便成為選項之一。 -
夫妻檢查正常卻難受孕? 醫:不排除與這4大狀況有關
兩性關係 / 不孕症8806夫妻接受備孕檢查後數值皆正常,卻仍然無法懷孕,是否需要透過人工生殖介入?黃建榮婦產科暨台北試管嬰兒中心黃珽琦副院長表示,此前一名患者備孕2年、嘗試中藥調理、服用排卵藥治療,孕前檢查也無任何異狀,但卻遲遲未能自然受孕。 全球約30%的不孕夫婦被診斷為不明原因不孕。 -
送子鳥創新綠色凍卵!結合AI大數據 永續經營減碳環保
兩性關係 / 女人幫8515「什麼時候結婚?何時生小孩?」逢年過節親友難得團聚,妳是否也被這些問題追著跑?晚婚晚生甚至不婚只想生儼然成為現今的社會趨勢,越多女性選擇「凍卵」保存年輕健康的卵子,為自己預留生育選擇權。面對長輩的過度關切的壓力,妳可以自信回答:「我凍卵了!」 -
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是什麼? 不只導致肥胖嚴重恐致不孕
兩性關係 / 婦科診療室7595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的英文簡稱為PCOS,全名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為荷爾蒙失調導致卵巢出現一系列症狀的統稱。顧名思義,該症候群在理學檢查時,會發現卵巢囊泡異常增加,且往往伴隨亂經、雄激素過高等症狀。台灣女性盛行率約介於5-15%,為育齡女性常見的內分泌障礙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