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受害者
-
網路霸凌盛行 心理師呼籲勿沉迷虛擬世界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1066諮商心理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秘書長修慧蘭指出,網路霸凌是運用網路進行霸凌行為,由於網路的匿名性與傳播速度,加重了霸凌行為的持續性與集體性,對被霸凌者的影響甚大。 -
台灣整形服務一條龍 陸客寬心變美遊寶島
醫美減重 / 美容整形2012日前大陸「新京報」報導三名赴韓整形術後嚴重感染、鼻歪臉斜、骨骼缺損的受害者現身說法,震驚社會;上月27日甚至驚傳,大陸一名50歲的婦女,到韓國動整形手術,疑似因為麻醉過量,手術到一半心跳停止,雖緊急送醫,但已呈腦死狀態。這讓大陸民眾開始意識到赴韓整形其實潛藏巨大風險,轉而考慮到費用相對低廉,技術水平卻一點也不輸韓國的台灣做整形手術順便旅遊。 -
性騷擾申訴 摸胸摸臀排第一
兩性關係 / 女人幫2489連假期間公共場所擁擠,性騷擾事件頻傳。衛服部保護服務司司長張秀鴛指出,102年依法受理性騷擾申訴調查案件總計494件,其中以趁機親吻、擁抱或觸摸胸、臀或其他身體隱私部位等行為居多,占49.47%,其次為羞辱、貶抑、敵意或騷擾的言詞或態度,如開黃腔、緊盯對方胸部、羞辱他人身材或打扮等,占26.65%。 -
護理人員身兼數職 引發多起醫療糾紛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1970在台南醫院從事護理工作多年的基護工會常務理事陳玉鳳,出面控訴院方漠視醫療人員權益。去年8月台南某安養中心人員至醫院幫老人家領藥,疑似因等候病歷時間過久而生氣、惡言相向,當她打電話報警時,對方甚至動手拉扯。 -
醫療糾紛每年近兩萬件 台灣醫病關係問題多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101劉淑瓊表示,台灣每年至少有1萬8000名醫療過失受害者求助無門,或不知如何爭取權益。每年浮上檯面400多件醫療糾紛訴訟,只是冰山一角。絕大部分受害者求助無門。 -
植牙醫糾多 醫改會:5問有保庇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94醫改會董事長劉梅君指出,醫改會近年接獲的植牙醫糾投訴案例成長快速,小至植牙失敗掉落,大至打傷神經造成下顎麻痺、麻醉風險致死,令人觸目驚心。植牙手術後遺症究竟是風險還是疏失,不易釐清,加上術前評估與風險告知通常無書面證據可佐證,受害者往往求償無門。 -
「食臉魔案」毒品侵台 「浴鹽」千萬碰不得!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5532台北榮民總醫院臨床毒物科醫師楊振昌表示,日前急診室收治出現一名50多歲高血壓患者,因呼吸急促困難就醫。患者提到,曾吸食不明白色粉末而導致身體不適,經緊急採驗尿液,檢出MDPV的成分,與安非他命、K他命、尼古丁等代謝物,因此,推測患者吸食了混合新興毒品「浴鹽」和其他毒品。 -
消費糾紛何其多 爭議協商助你爭取權益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2601據統計,臺北市政府衛生局每年平均接獲約500件消費爭議申訴,100年消費爭議案以食品問題271件佔大宗,瘦身美容117件居次。許多受申訴業者採取消極不處理,令受害消費者求助無門,進而採取激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