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口服標靶藥物
-
基因檢測發現「胃腸道間質瘤」 精準藥物減輕患者負擔
癌症新知 / 腸癌3248對於無法手術切除或出現轉移性患者,會使用標靶藥物進行治療。臨床數據顯示,對於血小板衍生生長因子α受體(PDGFRA)D842V基因突變的胃腸道間質瘤患者,傳統標靶藥物效果不佳,只能仰賴現有的「突破性基因精準藥物」。 -
管腔型乳癌治療副作用大 健保擴大口服標靶藥物可給付
癌症新知 / 乳癌6309乳癌已邁入個人化醫療的時代,當患者前來就診時,醫師會進行病理切片,依照乳癌細胞的生物特性,包含荷爾蒙受體與HER2受體表現情況判斷為陽性或陰性,並於確立乳癌的型別後,更進一步決定治療方針。黃俊升教授指出,荷爾蒙受體陽性/HER2受體陰性的「管腔型乳癌」約占診斷的6至7成,屬於侵襲性較低的型別,普遍預後不會太差。 -
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標靶藥物有條件給付 爭取生存露曙光
癌症新知 / 標靶治療426166歲沈女士白血球、血小板偏低及貧血,年初骨髓切片檢查確診「急性骨髓性白血病」,就是俗稱的血癌,為了控制病情採用BCL-2抑制劑口服標靶藥物合併去甲基化藥物治療,兩次療程後,骨髓芽細胞與各項血液指數恢復正常值,雖然成功完全緩解病況,但昂貴的標靶藥也帶來沈重負擔。 -
這3類肝癌不適合手術切除! 健保給付標靶藥物來助陣
癌症新知 / 肝癌13401肝癌治療策略上,依照國際肝癌分期及治療準則BCLC(Barcelona Clinic Liver Cancer),不同肝癌期別有不同的治療建議。 -
白血病患者不再侷限化療 口服標靶藥物7月納健保給付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360250多歲的廖先生平時健步如飛,幾年前體力陡降,做事有氣無力,甚至伴隨發燒症狀。經家人提醒緊急至血液腫瘤科檢查,確診為急性骨髓性白血病,且因發病原因是骨髓化生不良症候群轉為急性骨髓性白血病,屬於約占2成5的難治類型。若採納傳統化療,恐因療效不彰,存活期僅4個月。面對突如其來的罹病事實及很短的存活期,廖先生只覺晴天霹靂。 -
肝癌5大高風險族群莫輕忽 提高篩檢頻率助肝癌早發現
癌症新知 / 肝癌321台中榮民總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李騰裕醫師提醒,肝癌高風險族群應安排至少每半年一次的超音波追蹤檢查,才能早發現早治療。雖然如此,一旦發現肝癌時已進入晚期,也就是腫瘤已有血管侵犯或是肝臟以外的轉移,目前健保已有給付先進的口服標靶藥物,也有人有不錯的反應,患者不應放棄希望! -
定期肝癌檢查仍罹患晚期肝癌 醫呼籲雙管齊下才正確!
癌症新知 / 肝癌344黃天佑醫師說明,雖然大部分患者確診罹患肝癌時大多已為晚期,但現針對晚期患者已有許多新型治療選擇。如已獲健保給付的口服標靶藥物,可望延長患者整體存活期(overall survival, OS)大於一年,無惡化存活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PFS)及疾病無惡化時間(time to progression, TTP)皆可達半年以上。 -
乳癌治療術後預防更重要 HER2陽性患者有新選擇!
癌症新知 / 乳癌531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乳癌中心鄭翠芬主任指出,黃小姐雖是早期乳癌,但術後未良好配合醫囑持續治療,很容易導致癌細胞在短期內復發甚至轉移,提醒早期乳癌患者不可輕忽術後預防的重要性。彰化基督教醫院全方位乳房腫瘤中心主任陳達人教授呼籲,早期乳癌5年存活率已超越8成,且現今治療日新月異,患者可依照不同基因表現訂定個人化治療方針,術後應配合醫囑積極治療預防復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