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口腔醫學部
-
女童換牙遲遲未見門牙 原來遇上阻生齒來搗亂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6902童綜合醫院口腔醫學部楊瑋民醫師檢查後,確認女童左上正中門牙及左上犬齒是阻生齒。與家長溝通後,建議採用矯正方式保留自然牙。以阻生齒露出手術,合併使用矯正牽引方式拉出埋在牙齦內的門牙,花了1年時間才恢復到原來位置與樣貌,接著再進行左上犬齒的露出手術合併矯正方式拉出,經過2年的矯正,小朋友目前擁有一口整齊的牙齒。 -
假牙怎麼做才自然 醫師說選對材質很重要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4181林孟瑤醫師表示,現代人對於牙齒美觀的要求越來越高,臨床上牙齒缺損的復形材料選擇,除了考量牙齒缺損狀況、所需強度大小外,也都會注意美觀上需求。以往給人外觀好看但不耐用印象的陶瓷材質,隨著科技的進步,使全瓷復形物兼具適當強度、良好生物相容性及能夠達到與自然牙相似等優點,漸漸成為主流,被廣泛應用於陶瓷貼片、嵌體、傳統固定式假牙及植牙支持之固定式假牙等。 -
愛吃糖、喝甜飲 牙醫建議學童暑期塗氟防蛀牙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5274愛吃糖果、喝甜飲,國內小朋友齲齒盛行率居高不下,2至3歲幼兒蛀牙率約31%,到了6歲時蛀牙率增加到79%,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口腔醫學部主任李雅玲建議,家長應該幫孩子做好口腔照護,在暑假期間塗氟達到防齲效果。 -
顯微根尖手術 保留牙齒一線生機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4806當蛀牙過於嚴重或牙齒有大範圍缺損,會進行「根管治療」(或稱抽神經),但當執行過根管治療的牙齒再度感染或產生症狀時,除了再次根管治療,有的則必須施行手術性治療。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口腔醫學部牙髓病科醫師左凱勻指出,最常見的是直接以器械移除根尖周圍感染源,讓牙齒保留最後一線生機的「根尖手術」。 -
顱顏重建大突破 結合3大科技疤痕幾乎看不見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1552正值豆蔻年華,18歲陳小姐卻因為罹患顏面腫瘤,以致臉部變形,腫瘤侵犯右下顎骨,必須局部切除,她擔心術後疤痕明顯,影響外觀,遲遲不敢接受手術,最後在北榮「微創、導航、電腦輔助列印三合一手術」下,讓她彷彿回到未發病之前的模樣,甚至找不到疤痕。 -
預防蛀牙大作戰 北市聯醫免費塗氟寒假開跑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1017提到口腔健康,家長通常最擔心孩子蛀牙,根據衛福部國健署調查顯示,一般2到3歲的小朋友蛀牙率約31%,到了6歲時,蛀牙率便增加到79%,為了降低齲齒率及落實臺北市政府衛生局公共衛生政策,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口腔醫學部將於寒假期間舉辦6到12歲學齡兒童免費塗氟活動。 -
後牙錯位恐增植牙難度 小釘挽救過長上顎齒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3816成大醫院口腔醫學部矯正科主治醫師羅任邦指出,上顎臼齒過度萌發往往是因為下顎後牙沒有良好對咬所造成。大致上可以分為兩類,第一類是下顎臼齒缺牙,通常下顎第一大臼齒大約在6歲萌發,很有可能因蛀牙拔除,長時間缺牙,使上顎臼齒逐漸往下生長萌發;第二類則是上下臼齒頰側錯咬,也是在換牙過程所造成的特殊咬合不正,使得上顎後牙咬在下顎後牙的頰側,且長時間觀察會發現,牙周容易遭受破壞。 -
成大提升牙科醫療品質 特殊需求患者看牙無礙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3359成大醫院自100年起辦理衛生署「身心障礙者牙科醫療服務獎勵計畫」,自104年起辦理衛生福利部「特殊需求者牙科醫療服務示範中心獎勵計畫」,並就此開始籌備建置示範中心實體空間,於今年(105年)成立「特殊需求者牙科示範中心」,預計就診人次可望從104年的1,937人次,突破至2,200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