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口腔黏膜檢查
-
檳榔族嘴破2周 恐為口腔癌警訊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591840歲的林先生吃檳榔長達20年,最近舌頭潰瘍超過1個月,雖然不會痛,但遲遲無法癒合,到台北慈濟醫院就診,經由耳鼻喉科醫師許瑛倢進行局部和切片檢查,發現林先生罹患了初期口腔癌,所幸尚未轉移至頸部淋巴,手術後林先生恢復良好,已回歸正常生活。 -
檳榔族嘴破2周 恐為口腔癌警訊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1072 -
牙周病未治療齒牙動搖 抽菸者風險高3倍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1183國民健康署調查,台灣牙周疾病盛行率高達9成,由於初期症狀不明顯,容易被國人忽略,如果未能妥善治療,將導致掉牙、引發全身系統性疾病,即使想植牙,成功率也偏低。 -
吃檳榔短命18年 國健署:戒檳永不嫌晚
癌症新知 / 抗癌密碼3217「我的父親吃檳榔近20年,可能是以前叛逆時學的,希望他聽到我的語音後,不要再吃檳榔了。」台東大學附屬體育高級中學學生韓碩恆,贏得國健署「榔榔傷口-影.音.圖.文.」徵件活動國高中組第1名,獲獎唯一心願就是爸爸不再吃檳榔。 -
吃檳榔短命18年 國健署:戒檳永不嫌晚
癌症新知 / 抗癌密碼1197據統計,台灣每年超過7000人被診斷出口腔癌、近3000人死於口腔癌,男性口腔癌死亡年齡中位數為58歲,比男性全癌症死亡年齡中位數整整少了10歲,更比一般男性少活了17、18歲。 -
口腔癌化療後切除腫瘤 可保顏面及口腔功能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3419口腔癌為我國25到44歲男性最容易發生的癌症,平均死亡年齡為54歲,較其他癌症早10年以上。在台灣,約九成的口腔癌患者有抽菸、喝酒、嚼檳榔等習慣;其餘一成則好發於65歲以上年長者,因基因變化導致口腔黏膜自體修補能力變弱,使得口腔黏膜上皮容易受損,不易自我痊癒,最後造成病變形成口腔癌。 -
父親嚼檳榔 孩子代謝症候群風險增二倍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3251台灣大學陳秀熙教授研究證實,男性嚼食檳榔者罹患糖尿病或高血糖、代謝症候群危險性皆顯著高於未嚼檳者,顯示檳榔不僅對於口腔癌有重要影響,也與代謝症候群有關。 -
免費四癌篩檢 大幅降低罹癌風險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2454剛滿50歲的葉女士是醫院員工,在醫院鼓勵之下,接受員工癌症篩檢,沒想到乳房X光攝影檢查結果發現異常,並確診為0期乳癌原位癌,所幸經手術後,現在只需定期回院追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