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台中榮民總醫院
-
肺動脈高壓易致命 「PK小綠人」線上揪病灶只要3分鐘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3207台中榮民總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黃文男表示,肺動脈高壓就是「肺動脈的高血壓」,因為壓力過大導致心臟必須更努力工作,才能將血液送出,當壓力越來越高,心臟負荷就會更重。當肺部血液供給不足,患者容易因缺氧而呼吸急促、疲倦。 -
世界COPD日肺部健康最重要 戒菸護肺遠離COVID-19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034COPD是「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的簡稱,俗稱「肺氣腫」,目前全世界有3億人受COPD所苦。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資料,COPD是全球第3大死因,2019年造成323萬人死亡;在台灣,COPD為國人第8大死因,一年有超過5,000人因COPD死亡。 -
國衛院與中榮、高醫發現 基因變異可精準診斷紅斑狼瘡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649譚澤華率合作團隊,自2009年起研究SLE致病成因與精準之生物診斷標記,分析臨床檢體及基因改造小鼠研究,在2011年首度發現調控發炎反應的酵素蛋白激酶GLK是自體免疫疾病SLE的致病關鍵。再歷經7年研究,證實GLK過量表現在SLE病患之T淋巴細胞中,誘發IL-17A細胞激素大量產生,是造成許多自體免疫疾病的元凶。然而,GLK過量表現於SLE病患中的成因,多年來仍懸而未解。 -
服用清冠1號能夠預防新冠肺炎? 中醫師糾正錯誤觀念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6158不少國內外醫師都曾提到,現階段的藥物治療COVID-19並非民眾想像中容易,以抗生素來說,常見副作用包括有心悸、腹瀉、腹痛等;而瑞德西韋的副作用可能有高血糖、肝指數上升、急性腎衰竭、發燒等。中醫師鄭愛蓮指出,目前臨床上也有多位COVID-19的輕症或無症狀患者,透過服用中藥後得到良好改善。 -
肝癌5大高風險族群莫輕忽 提高篩檢頻率助肝癌早發現
癌症新知 / 肝癌91台中榮民總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李騰裕醫師提醒,肝癌高風險族群應安排至少每半年一次的超音波追蹤檢查,才能早發現早治療。雖然如此,一旦發現肝癌時已進入晚期,也就是腫瘤已有血管侵犯或是肝臟以外的轉移,目前健保已有給付先進的口服標靶藥物,也有人有不錯的反應,患者不應放棄希望! -
高風險轉移性攝護腺癌太凶猛 治療超前部署延長存活期
癌症新知 / 攝護腺癌147根據統計顯示,晚期攝護腺癌的患者中,有3成的病患屬於高風險轉移性攝護腺癌,惡性度相當大。至於如何判斷是否為高風險轉移性攝護腺癌?臨床上當格里森分數大於等於8、骨骼掃描出現4個(含)以上病灶且至少其中1處以上為非中軸骨及骨盆腔轉移、出現內臟轉移、PSA指數快速倍增10個月內多1倍,以上4大指標可作為惡性風險評估的標準。 -
深夜吃點心掌握3原則 進食時間、挑對食物、注意熱量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551相信不少人都聽過由同名漫畫改編的日本夯劇《深夜食堂》,除了溫暖動人的故事,劇中每一道深夜美食更是撫慰人心的關鍵,尤其是寧靜無壓的深夜放鬆時間,如果晚餐又吃得早,難免會嘴饞想吃點東西滿足口腹之慾,也能幫助穩定血糖,不至於因為飢餓而影響睡眠品質。 -
越休息越不舒服 年輕人下背痛持續3個月恐發炎性背痛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702成大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翁孟玉醫師指出,腰酸背痛是經常遇到的問題,大概每個人都曾經在工作後、久坐後背痛發作。當背痛發作,肌肉緊繃痙攣時,我們通常可以透過「多休息」來舒緩疼痛。這類型的腰痛稱作「機械性背痛」,最常見的原因為過度活動、姿勢不良,或搬運重物使背部受力過大,導致肌肉與韌帶過度拉扯而受傷。面對機械性背痛,要盡量維持良好的姿勢,多多休息,適當地做復健,就能漸漸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