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台灣失智症協會
-
失智該看哪一科? 近7成民眾怕得病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2070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報告,全球有4750萬人飽受失智之苦,每年更以770萬人的驚人速度增加。2014年6月美國失智症協會針對12個國家約6000名民眾調查發現,民眾最害怕的疾病失智症高居第二位(23%),僅次於癌症。在英國、加拿大和日本,約有三成民眾害怕另一半罹患失智症。 -
北市失智症關懷服務 逾300戶家庭受惠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3081失智家人照顧難,失智症關懷服務助一臂之力。臺北市政府衛生局委託台灣失智症協會執行「失智症個案管理關懷服務計畫」,以電話關懷及家庭訪視方式,將服務資源帶進家中,計畫從今年6月迄今,已有300多個家庭受惠。 -
手機放冰箱? 別輕忽失智徵兆
醫美減重 / 養生抗老41「失智不是老化必然現象,早期診斷治療,延緩惡化」台北市政府衛生局健康管理處林夢蕙處長表示,失智症是一種疾病,並非正常老化,千萬別忽略了及時就醫的重要性。失智症目前還沒有藥物可以治癒,因此預防失智症的發生為首要目標。 -
罹患失智症 婦人拿手菜大走味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2189「失智症不像其他精神障礙容易辨識」台灣失智症協會理事長邱銘章表示,早期失智者外觀與一般人無異,但在記憶力、方向感、語言、個性及行為等方面出現改變,例如重複說同一件事,重複買相同東西,東西擺放錯亂(如把麵包放在鞋櫃裡),以及無法勝任原本熟悉的事務(如拿手菜走味)等,這都是一般失智症病人初期常見的情況。 -
戒菸、控制三高、多念書 預防失智三妙招
醫美減重 / 養生抗老2166國際失智症協會公布2014年全球失智症報告,呼籲全球各國,應將失智症與非傳染性疾病一起納入公共衛生計畫中。英國失智症專家Martin Prince教授研究指出,糖尿病患者罹患失智症的機會提高5成;肥胖及缺乏身體活動是高血壓、糖尿病的重要的危險因子,因此維持健康體重及增加身體活動量也可降低失智風險。 -
趨吉避凶 遠離失智危險因子
醫美減重 / 養生抗老2023為喚起民眾重視失智症問題,臺北市政府衛生局與台灣失智症協會計畫於103年9月20日(六)下午2時至5時,在松山文創園區4號倉庫舉辦2014國際失智症月「憶起幸福,從YOUNG開始,珍愛記憶嘉年華」活動,希望增進市民認識失智症,主動關心家中長者,預防失智症。 -
先說我是誰 減少失智長者發脾氣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1994台灣失智症協會政策專員陳國忠指出,不少家屬抱怨,過年期間孫子們到家中探望失智長者,長者卻莫名其妙大發脾氣。其實,這主要是因為長者可能已經忘了晚輩是誰,若一直追問反而很容易讓長者不悅,建議晚輩主動告訴長者「我是XXX」,就能避免尷尬的情況發生。
-
24小時失智症關懷專線 解決家屬困擾
醫美減重 / 心靈成長2549鑒於失智者常有作息日夜顛倒情況,台北市資訊局特別設立24小時的失智症關懷專線,市民只要撥打1999再轉5880(我幫幫您),就能解決夜間求助無門的困擾,與失智症專業諮詢人員對話,享受到全天候的專線服務。專線將於9月25日正式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