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台灣急診醫學會
-
護理人力短缺!病床關閉加劇急診壅塞 恐「全盤皆輸」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7453醫院急診壅塞嚴重,國民黨立委陳菁徽、民眾黨立委陳昭姿等在野黨立委日前聯合召開記者會,呼籲政府正視醫護人力流失問題。陳菁徽表示,急診醫學會上周六發出警訊,若再不處理急診壅塞問題,恐造成大量急診醫護人員離職,影響人民健康與就醫品質。但賴總統周日卻是廣邀黨籍立委烤肉自拍,真的是所謂「綠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
急診壅塞情況達前所未有嚴重程度! 衛福部提解決方案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6264針對醫院急診壅塞造成醫護人員工作負荷過重,衛福部今天再度召開協商會議,制定短期3大強化因應策略,及中長程2大改革方向,其中一項為「要求醫學中心將病人下轉至區域醫院」,但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表示,許多患者均有名醫、大醫院等迷思,寧願躺在台大、新光等急診,也不願至其他醫院,想解決急診壅塞,難度極高。 -
不是先到先看!急診依病情檢傷分5級 1張圖表看懂順序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938當病人到達急診後,急診護理人員會依其病情,使用標準方式快速評估以及將病人分級的過程。急診檢傷分類依病人病情危急程度,建立病人優先就診順序,以即時搶救重症病人生命。台灣現行標準是由衛生福利部委託台灣急診醫學會、中華民國急重症護理學會參考加拿大檢傷分類系統(CTAS)之架構,配合國內醫療情境及需求,共同制訂。分為非外傷和外傷2大系統,以生命徵象為基礎,主訴為導向,結合生理狀況進行評估。 -
雙北醫院急診擠爆快篩陽性者 羅一鈞:應去社區採檢站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2607不少人快篩陽性後,直奔醫院急診做篩檢,導致醫院即使在晚上11點多仍舊很多人。指揮中心與台灣急診醫學會提醒,如快篩呈現陽性,建議先預約社區採檢站的PCR,有警示症狀再去醫院,以免佔用醫療量能。 -
輕症居家照護「送藥原則」出爐 由藥師親送到確診者家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2394在新北市於今(11)日上午宣布「輕症在家照護」施行細則與專責醫院名單後,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也在下午宣布將視疫情發展啟動確定病例的居家照護,強化疫情的應變能力。 -
侯佩岑剛過完生日凌晨就掛急診 別小看急性過敏風險
健康養生 / 名人健康4759侯佩岑曾有「台灣第一美女主播」之稱,20日是她42歲生日,這1個星期來,多位姐妹淘輪番幫她慶生,沒想到卻在生日夜出狀況,因呼吸困難被緊急送醫。台灣急診醫學會表示,造成過敏性反應的主因有3大類,分別為藥物、食物和毒液,國內住院且有過敏性休克的病患中,以藥物所引起的比率最高,其次為食物造成。美國研究發現,最常引起致死性過敏性休克的藥物種類為Betalactam類抗生素、在全麻醉情況下,給予肌肉鬆弛劑及注射型顯影劑。 -
推動醫療分級 健保署開公聽會廣納意見
醫藥衛生 / 全民健保3082健保署長李伯璋表示,因健保醫療資源有限,雖落實分級醫療所涉及的層面廣泛,但仍希望透過公聽會了解各家專家學者及民意代表的看法,作為擬訂策略的參考。前衛生署長、現任亞洲大學教授的楊志良認為,分級醫療是手段,最終目標是希望透過醫療分流,提高醫療照護品質。 -
心肌旋轉蛋白檢驗 揪出「偽正常」心肌梗塞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8300根據亞洲急診醫學會議ACEM最新研究指出,運用「高敏感心肌旋轉蛋白T檢驗」方式,只要1小時就能確認急性胸痛病患是否心肌梗塞,進而給予治療,排除急性心肌梗塞的風險,讓病患免於等待、不確定的心理焦慮,改善急診室擁塞及醫病關係,減少醫療不必要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