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台灣醫療
-
疫情導致藥品供應鏈出現缺口 醫改會提出5大訴求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3155缺藥問題究竟有多嚴重?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3月份進行隨機電訪實測,針對食藥署缺藥通報中的甲狀腺用藥「昂特欣」,於21個縣市隨機各抽查5間藥局是否有存貨,結果顯示6都跟非6都沒有昂特欣藥品的藥局比例分別是5成和6成,其中4個縣市抽查發現,全縣僅1家有存貨,可讓患者領到藥。 -
台灣防疫世界有目共睹 印度「公視」18分鐘專訪報導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3844姜冠宇在受訪時表示,台灣超前部署的關鍵,在於台灣不信任中國所提供的疫情數字,才能更準確的評估防疫措施。由於在2003年SARS中,中國並未能及時提供台灣正確的數據,導致台灣爆發嚴重的院內交叉感染,因此這次疫情的爆發,台灣從很早期就開始進行相關防疫措施規劃,譬如國際學生的處置安排等。 -
武漢肺炎感染密度義大利超越中國 我防疫經驗助帛琉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3699日前澳洲演奏家確診COVID-19(武漢肺炎)個案,由於患者在台時間全程未戴口罩,相關行程與接觸者相當受到關注,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統計,目前框列419名接觸者,須要立刻檢驗共有7位。另外,歐洲疫情快速發展,排除中國大陸,累積病例已超過亞洲,法國、德國、西班牙提升旅遊疫情建議至第2級。 -
武漢肺炎多數能康復 保持1公尺自我防護距離是關鍵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692台灣大學公衛學院副院長陳秀熙表示,分析中國大陸武漢肺炎患者,首先都能看到輕微呼吸道症狀,當中27.2%會直接康復,72.8%會發展到非致命性肺炎,當中95%會康復,僅4.6%會嚴重到呼吸窘迫症(ARDS),其中59.5%能夠康復,其中40.5%最終死亡,從資料可以研判,武漢肺炎患者大多數都可以痊癒。 -
家庭群聚陸續發生 阻止病毒繼續擴散專家提出策略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6061台灣大學公衛學院教授張靜文表示,目前資料顯示,COVID-19(新型冠狀病毒、武漢肺炎)最主要傳播媒介就是飛沫,如果人與人距離比較近,有可能直接吸入帶病毒的飛沫,如果飛沫掉落在物體或床上,另外一個人手接觸,就會把病毒帶到自己身上。另外,飛沫如果在空中變成飛沫核,就容易隨著空氣四處飄。 -
全球知名設備商聚高雄 P-SKIN打造亞太醫美教育中心
醫美減重 / 美容整形55彭賢禮院長表示,因為亞洲人崛起且移民全世界,目前各國醫師對於治療亞洲人都非常感興趣,歐美醫師都想了解醫美治療亞洲人與白種人時,產生的差異和需要注意的事項。由於彭賢禮院長時常在國際大型會議演講,希望能有一天能讓各國醫師到台灣參加國際型會議,增加台灣在國際醫美領域的能見度,因此,誕生創建亞太醫美教育中心的構想,希望能藉此讓國際醫美專業人士來台交流。 -
肺炎疫情人心惶惶 台發表治療過程登上國際醫學期刊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3263彰基指出,該名女患者為台灣第5宗確診的境外移入個案,年齡52歲、具第二型糖尿病病史,返台前在武漢地區居住3個月,1月20日搭機返台,在該航班上,有另一名乘客在入境時出現發燒症狀而立即被轉至醫院,採檢咽喉拭子,1月21日報告顯示病毒呈陽性,被證實是台灣第1例已知的SARS-CoV-2感染病例。 -
從2003年抗SARS經驗 談疫情爆發醫護人員恐陷焦慮潮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3456振興醫院精神醫學部蘇東平主任指出,2003年3月SARS重創台灣醫療體系,356人受到感染、73人死亡,疫情於同年7月初獲得控制,事後研究發現,不少醫療護理人員出現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重度憂鬱症、恐慌、害怕以及失眠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