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合併症
-
氣喘誘因百百種 杜絕過敏原超前部署看這裡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637氣喘是呼吸道慢性病,需要長期控制才能降低呼吸道發炎及氣喘惡化機會,避免影響肺功能或造成肺纖維化的合併症。 -
失智婦人跌下樓梯嚴重骨折 肋骨固定復位不必忍痛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4284台中澄清醫院中港分院外科部主任賴重佑表示,大多數的肋骨骨折皆能自行癒合不需開刀。因此,過去在處理肋骨骨折時,多半採取保守性的症狀控制療法,即便是肋骨斷裂2至3根以上且每根多處骨折的嚴重「連枷胸」造成呼吸衰竭,也是透過使用呼吸器來爭取時間讓胸廓維持穩定。 -
「好心鄰」結合AI和LINE聊天機器 聰明控制心血管病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3276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執行長黃瑞仁表示,《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一項研究發現,在感染新冠肺炎138名住院患者中,近一半患有至少1種合併症,前3名分別為高血壓(31%),心血管疾病(14.5%)和糖尿病(10%)。 -
武漢兒童醫院發現2例新生兒感染 孕婦該定期產檢?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3703王鐸聲指出,最近門診發現部分孕婦擔心被感染,而不願至醫院、未依照產檢時程回診。提醒孕婦,只要做好個人防護措施,進出醫院配戴外科口罩、勤洗手,回家後立即更換衣物並洗澡,就能避免感染。 -
肚子痛分很多種 專業醫師從4個問題找出病灶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274肚子痛是怎麼樣開始的,是慢慢、悶悶的痛,還是來勢洶洶一下子就很劇烈的痛?是痛了好幾天呢?還是好幾個小時?像是消化性潰瘍病患有可能已經痛了好幾個月,盲腸炎則可能已經痛了1、2天,來勢洶洶的劇痛則可能是膽結石或是膽管結石等。 -
早產兒併發症風險高 腦性麻痺、自閉症、過動問題多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5062國內外研究追蹤發現,早產兒神經發展異常的比例較高,隨著出生周數越小,患有腦性麻痺、自閉症或是過動問題的風險也增加;台灣的研究也發現,小於28周或出生體重未達1,000公克的早產兒,患有自閉症的風險較一般37周後出生的足月兒高出近3倍。對於高風險孩童,若可以早期診斷與早期復健治療,將可以幫助神經症狀的改善。 -
國健署盼降低早產機率 提供多項檢查預防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3077每年11月17日為世界早產兒日,今年宣導主題為「早產兒:在對的時間及地點,提供對的照護」,國健署建議,產婦若出現早產徵兆,如破水、陰道出血、腰酸或腹部悶痛,應立即就醫,並選擇設有新生兒加護病房的醫療院所待產或生產。 -
保護脊椎好幫手 3招教你正確使用背架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5136背架是1種常見的腰背部醫療輔具,屬於低風險的第1等級醫療器材。當脊椎因疾病(如先天性脊柱側彎、脊椎退化)或意外損傷(如脊椎壓迫性骨折)時,就要用它來保護脊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