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吳建遠
-
大腸癌早期發現 掌握黃金治療期求生機
癌症新知 / 腸癌3589大腸癌好發於50歲以上民眾,為此,國健署提供50至74歲的民眾每兩年免費一次的「定量免疫法」糞便潛血檢查,檢查前亦不需要限制飲食,非常方便。 -
乳癌為台灣女性頭號殺手 仍有六成不願篩檢
癌症新知 / 乳癌3660「預防勝於治療」,國健署癌症防治組組長吳建遠表示,乳癌危險因子可分為先天及後天型,前者包含初經早、停經晚、未曾生育或30歲後才生第1胎,及未曾哺乳、有乳癌家族史者、得過乳癌、卵巢癌或子宮內膜癌等。 -
中秋烤肉健康吃 彩虹蔬果取代紅肉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691國健署癌症防治組組長吳建遠表示,大腸癌的發生與現代人生活飲食習慣息息相關,國人愛吃燒烤與紅肉、缺乏運動、肥胖,是大腸癌快速攀升的主要原因。 -
乳房攝影篩檢補助 國健署擬改3年1次
癌症新知 / 乳癌1953統計顯示,國健署101年共篩檢67萬多名女性,發現3166名乳癌個案。102年69.4萬女性接受乳房攝影,發現3379名罹患個案;103年則有80.2萬女性接受乳癌篩檢,其中3680人確定罹癌。 -
糞便潛血檢查 有效降低大腸癌死亡風險
癌症新知 / 腸癌3197國民健康署與台大公衛學院研究團隊攜手合作,分析93年至98年間接受大腸癌篩檢的116萬名民眾資料,約佔符合篩檢資格50至69歲人數中的21.4%,經追蹤6年,再將篩檢資料檔與癌症登記、死因檔聯結,比較篩檢組及未篩檢組死於大腸癌的風險。 -
每3分24秒一人死亡 死亡時鐘撥快一秒
癌症新知 / 癌症百科1951102年國人死因統計出爐,癌症連續32年蟬聯國人十大死因之首,去年共4萬4791人死於癌症,平均每11分44秒就有一位癌友病逝。受到人口老化影響 -
晚孕、不育女性 成乳癌新高危險群
癌症新知 / 乳癌3379趁著三八婦女節前夕,國民健康署和P&G寶僑家品攜手,頒發第一屆「6分鐘護一生婦癌篩檢獎」,表揚深入基層和婆婆媽媽搏感情、積極推動婦癌篩檢的第一線公衛人員。會中也公布最新「台灣婦癌分布地圖」,以及各縣市在婦癌防治上的評比結果,彰化縣在乳癌防治表現亮眼,乳攝篩檢率第一,陽性追蹤率排行全台第二。 -
裘莉抗乳癌! 預防性切除雙峰真有必要?!
兩性關係 / 婦科診療室60臨床顯示,BRCA1、BRCA2基因突變可能引起乳癌、卵巢癌。國外統計,一般人基因異常機率小於1%,罹患乳癌的婦女約有10%至15%有此基因突變。大林慈濟醫院血液腫瘤科蘇裕傑主任則表示,台灣這部分的統計數字更低,僅約4至5%的乳癌病患帶有BRCA1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