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周產期
-
嬰兒、孕婦死亡率高 衛福部照護網降低高齡產婦風險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3295根據衛生福利部最新統計,107年嬰兒死亡率達4.2(每千名活產)、孕產婦死亡率為12.2(每10萬名活產),雙雙創下10年紀錄新高,原因應與高齡孕產婦逐年增加有關,婦科醫師提醒,想生育的夫妻應該趁早受孕,才能降低風險。 -
國健署盼降低早產機率 提供多項檢查預防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3072每年11月17日為世界早產兒日,今年宣導主題為「早產兒:在對的時間及地點,提供對的照護」,國健署建議,產婦若出現早產徵兆,如破水、陰道出血、腰酸或腹部悶痛,應立即就醫,並選擇設有新生兒加護病房的醫療院所待產或生產。 -
兒童健康醫療網建置 提升孩童健康照護便利性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1988基於提升兒童醫學及健康知識轉譯能量的使命感,兒研中心創建「兒童醫學及健康研究中心─囝仔及少年仔的健康加油站」網站,提供專屬兒童的衛教科普文章、專業臨床建議、兒童緊急就醫查詢,以及衛福部兒童相關服務平台資訊等,供民眾及專業人士查詢。 -
高齡產婦早產風險增 適齡生育保障下一代健康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4350根據內政部人口統計資料顯示,國人106年平均初婚年齡,男性為32.4歲,女性30歲;而女性生育第1胎的平均年齡於101年首次突破30大關後仍逐年遞增,106年已至30.8歲,其中年齡為35歲以上者占21.3%,較101年的13.1%又成長了8.2個百分點,顯示國內晚婚與遲育現象愈趨普遍。國民健康署呼 -
產婦死亡事故發生原因 以羊水栓塞為大宗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76台灣為亞洲第1個立法實施生產事故救濟之國家,也是世界上少數涵蓋所有生產事故的不責難救濟制度,衛福部首次出刊生產事故救濟報告,從101年試辦迄107年6月,共受理494件申請案,補助427件,總金額4億1551萬元。 -
產前咳嗽莫大意 周產期心肌病變恐危及生命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3319通常懷孕時,孕婦體內血液量會增加40%至50%、心輸出量會增加30%至50%、心臟跳動每分鐘則會增加10到20次,這些變化在第三孕期(28至32周)及產後24小時達到高峰,並在分娩後2到6周逐漸恢復到孕前狀態。 -
小女嬰咳到臉色發黑 才滿月竟染上百日咳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834新生兒一旦感染百日咳,將出現咳嗽、嘔吐、呼吸困難等症狀,嚴重者造成休克,併發肺炎、腦病變,家長不可不慎。 -
洗血取代換心 成功治療周產期心肌病變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50新光醫院心臟內科主任洪惠風表示,周產期心肌病變是一種不常見的重症,主要是產婦在生產前後發生喘氣、水腫、呼吸困難、心臟功能減退等心臟衰竭等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