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味覺
-
年菜健康煮!癌友也能安心吃 高油高鈉高糖料理不上桌
癌症新知 / 癌症百科2626農曆過年期間,餐桌上總會擺滿豐盛的年菜,大魚大肉、山珍海味,但以健康的觀點來看,多是高油、高鈉、高糖的料理,吃多了對身體反而是負擔,癌症關懷基金會執行長黃翠華表示,一般人的年菜沒有什麼禁忌,愛怎麼吃就怎麼吃,吃的健不健康就不一定了,但癌症患者因病情關係,在飲食上會特別謹慎,因此典型年夜菜的吃法,是否只對癌友不好?其實對其他人也一樣不好。 -
翻轉學童對糙米不好吃的印象! 親子共廚爭糙級料理王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2578許多孩子對糙米飯的第一反應常說,「糙米飯硬硬的,不好吃!」、「糙米飯看起來髒髒的,我不要吃!」為了翻轉糙米在學童心中的刻板印象,財團法人癌症關懷基金會、財團法人陳杜姜基金會、富邦慈善基金會及廻鄉有機事業共同辦理第1屆「親子料理」選拔大賽,指定糙米為必要食材,讓參賽者各出奇招把糙米飯變好吃。 -
冬日氣溫變化大!醫師提醒銀髮族 正確量血壓慎防血栓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564近日天氣濕涼,中央氣象局表示,7、8日兩天東北季風稍減弱,各地早晚仍稍涼;基隆北海岸有雨,臺灣東北部地區及大臺北山區有短暫雨,並有局部大雨發生的機率,北部、東部地區及馬祖亦有零星短暫雨,其他地區及澎湖、金門為多雲到晴,今日中部地區亦有零星短暫雨。氣溫變化大,最需要小心的是年長者可能發生心肌梗塞等猝死風險。醫師建議積極追蹤血壓,提早掌握心臟健康。 -
沒健保外籍人士在台確診將自費 今年公費支付3.2億元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2238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5)日表示,考量國內疫情趨緩,邊境及社區防治政策穩健鬆綁,規劃自2023年1月1日起,非本國籍人士在臺期間如確診COVID-19,其確診隔離治療費用須由確診者自付。 -
Have a「榖」Time! 國健署推「愛的榖粒」健康飲食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2903近年許多研究指出,小時候的飲食習慣對長大後的健康有不少延續性的影響。為了培養學童健康飲食習慣,國健署拒辦各項活動、教案徵件比賽,與學童一起「Have a 榖 Time」,打造「好吃」、「好玩」且結合日常生活的教學環境,讓學童輕鬆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建立一輩子的健康資產。 -
3旬女味覺異常!快篩又沒確診 檢查發現是胃食道逆流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881書田診所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康本初指出,味覺異常發生原因可能是局部或是全身問題影響,局部的問題包括舌頭、口腔、鼻腔疾病還有胃食道逆流;全身的問題包括藥物副作用、內分泌異常及腎臟疾病等。 -
BF.7將成新主流病毒株? 羅一鈞:全球還有其他變異株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2397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今(14)日記者會上說明,現在全球有其他零星病毒株,哪一種會成為新主流,仍需觀察。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英國10月初公布的監測與風險評估,英國與歐洲當地關注的為BQ、BA.2.27與BF.7,依照各變異株的分布,BQ變異株佔比有18%、BA.2.75為5%、BF.7則是7%,各病毒株的佔比為5到20%,且以BQ變異株為最大宗;另方面新加坡以BF.7為流行株。將來的主流株會有明顯變化,需觀察各區域的消長,是作為風險評估的參考。 -
疫後中醫就診人數明顯增加! 尋求解救「長新冠」症狀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197新冠疫情爆發迄今,官方確診人數已突破6百萬人,連同染疫黑數,恐以逼近千萬,不少人服用清冠一號,緩解症狀,這也提高民眾接受中醫治療意願。最新調查發現,在疫後20至39歲就診族群顯著增加,除了改善身體不適,並希望透過中醫調理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