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呼吸道疾病
-
後疫情時代民眾就醫增!健保點值被稀釋 1點不到0.9元
醫藥衛生 / 全民健保46389新冠疫情稍緩,民眾就醫頻率大增,以致健保點值低於0.9元,引發醫療院所抱怨。為此,健保署11月15日上午在健保會提案,動用安全準備金以補足中醫、西醫基層、醫院等點值,拉高至1點0.9元,不過,與會人員並未達成共識,有待衛福部長薛瑞元拍板決定。 -
公費流感疫苗第2階段開打 這類人到全聯接種還送水果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3329今年公費流感疫苗第2階段今(1)日開打,疾管署長莊人祥提醒,50至64歲無高風險慢性病成人,盡快至衛生局、醫療院所預約接種。此外,全國近80家全聯門市也設置流感疫苗接種,在此施打疫苗,還可拿到健康好禮。 -
新冠解封後第1個秋冬感冒「失聲」多 中醫護嗓調體質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3544一旦出現「失聲」問題時,中醫通常會使用清熱解毒的藥物,來處理黏膜或聲帶的發炎,例如:金銀花、連翹、薄荷、牛蒡子、桔梗、生甘草等,再加上滋潤養陰、通調肺氣的方式,例如︰百合、半夏、玄參、生地黃、麥門冬這些藥材的使用,更能有效地提升免疫力,排出代謝廢物、降低黏膜敏感度,進而達到止咳開嗓,緩解病痛的效果。 -
RSV好發於2歲以下幼童 醫警告:這症狀與新冠最不同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850呼吸道融合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與腮腺炎病毒、麻疹病毒,皆屬於副黏液病毒科(Paramyxoviridae),是1種具有套膜的常見單股核糖核酸病毒。RSV病毒可能會造成幼童嚴重呼吸道症狀,並好發於2歲以下幼童,易誘發急性支氣管炎和肺炎。 -
慢性鼻竇炎復發需再次手術 多屬第2型發炎反應難控制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6267慢性鼻竇炎困擾許多人,保守治療若無效,可藉鼻竇內視鏡手術改善,但部份患者效果不彰。林口長庚醫院跨科別合作,鑽研青少年慢性鼻竇炎治療,發現若是屬於第2型慢性鼻竇炎,也就是通常會出現鼻息肉或合併氣喘等下呼吸道疾病者,預後較差且息肉易復發,最難控制。建議採個人化醫療,選擇適當的病患予以生物製劑治療,強化第2型發炎反應的控制,將可獲得有效改善。 -
XBB疫苗開打!莊人祥鼓勵接種 預測12月再迎疫情高峰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3575疾管署舉辦「疫起提升保護力」XBB.1.5開打記者會,疾管署署長莊人祥表示,今年5月起,在新冠併發症個案中,65歲以上長者就佔78%,臨床觀察,併發症及死亡個案大都具有慢性病史或未接種滿3劑疫苗,建議民眾踴躍施打,儘快獲得保護力。 -
秋分後氣候乾燥易患病!中醫授養肺2招 幫助生津潤肺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3670秋分時節為國曆9月23日,俗諺:「秋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秋分當日晝夜會一樣長,秋分以後,日照時間逐漸縮短,氣溫逐漸降低,所以有「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之說,中醫師周大翔解釋,中醫會根據其天地陰陽消長變化的均分點和轉折點的特色順勢養生。 -
白露來臨防秋燥!養肺食物多攝取 3穴道按壓緩解不適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3432白露今(8)日到來,也代表秋老虎結束,天氣將轉涼,中醫師莊可鈞表示,民眾不可忽略「秋燥」,此時常會感到口乾、唇乾、皮膚乾、鼻乾、喉嚨乾、便秘等症狀,因此養身應注意潤肺養肺,可多吃蘿蔔、番茄、梨子、銀耳、百合等潤肺生津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