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哭泣
-
哭瞎眼真有這回事? 別瞎了!眼科醫師告訴你背後兇手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6330鄭成國解釋,不論憤怒或悲傷等情緒,都會刺激交感神經讓眼睛瞳孔放大,會短暫視力不清楚,但等情緒平靜就會慢慢平靜,視力也就慢慢恢復,但在臨床上有些病人會說自己多年前因某個事情,一直擾動自己的情緒,只要想到就會傷心掉淚,擔心自己很可能因哭泣視力受損。然而視力減退是事實,卻不是因為哭。 -
低潮來襲時該如何調適? 試著透過心情筆記找回正能量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3410醫師評估她長時間處於憂鬱、緊張的情緒中,長期下來將不堪負荷,若不調適恐有心理疾病的風險,遂轉介給臨床心理師。臨床心理師潘奕瑄教導李太太覺察情緒與放鬆的技巧,並陪伴她嘗試用不同方式與家人溝通,2個月後,李太太漸漸學會調適壓力的方法,也找到生活與心靈的平衡。 -
孕媽咪產前注意8件事 順利迎接新生命到來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2980孕期來到36周,產檢頻率變成每周1次,亞東紀念醫院婦產部專任主治醫師陳奐樺指出,每次皆會觀察胎兒的體重變化、羊水量、胎盤位置、心跳,以及確認胎位。而後期還有1項重要的檢查是乙型鏈球菌篩檢,醫師會以專用棉棒,在孕婦的陰道口及肛門口採取檢體,做細菌的培養,約5至7天左右就能確認是否感染到此菌種。 -
孩子愛哭易受驚 4指標教你讀懂「高敏感」孩子的心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2942根據美國心理學家伊蓮.艾融博士所預估,全世界每5人就有1人屬於高敏感族。格瑞思心理諮商所諮商心理師楊琬琳說明,「針對高敏感成人的研究中,最早是將高敏感族定義為:對於內在、外在刺激都比較有感覺,容易被情緒淹沒的一群人。」隨著愈來愈多人投入相關研究,使高敏感特質的內涵變得更豐富、立體。 -
新生兒照護常見6大疑問 專家1次全解析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3430面對剛出生的小嬰兒,新手父母不免會感到緊張,尤其第1次替寶寶換尿布、餵奶、洗澡及穿衣等,往往會出現很多疑問。針對新生兒照護的6個常見問題,我們邀請專家一一解答,相信父母熟能生巧,更能從容地面對育兒大小事。 -
寶寶哭鬧不停好煩惱 哭了該立刻安撫嗎?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4492由於寶寶不會說話、溝通,「哭」成了最自然的表達方法。然而,許多家長一看到孩子哭得歇斯底里,不免懷疑寶寶生病、身體出問題。但振興醫院兒童醫學部特約醫師羅玉芳指出,孩子哭泣的原因五花八門,卻只有5至10%的寶寶是真正因生理疾病而哭泣,家長可先評估孩子的基本生理需求是否被滿足。 -
6招面對憂鬱病患 避免親友同陷低潮風暴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3754書田診所精神科主任醫師施佳佐觀察,發現憂鬱症首次就診個案之中,約半數會有親友陪同,而他們大多不知該如何應對患者的情緒變化及行為,且生活重心會擺在個案身上而忽略自己或旁人需求,情緒與氣氛也會隨病人起伏,因此當1人陷入憂鬱,周邊親友的生活也會一起陷入混亂。 -
又傳嬰兒窒息意外 劇烈搖晃寶寶也可能致死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3649台灣基督長老教會馬偕醫療財團法人馬偕兒童醫院兒科主治醫師彭純芝指出,有些家長或照顧者常以拋接或旋轉方式來逗弄嬰幼兒,以為寶寶就會開心,但這類遊戲可能傷及寶寶脆弱的腦部,引發蜘蛛膜下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