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單株抗體
-
餵母乳不會得乳癌? 婦人深信而延誤治療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2202治療過程中,張奶奶嘗試過標靶加上各種化療、放療等治療方式,但卻接連出現掉髮、嘔吐,手腳嚴重脫皮,難以行走,口腔潰爛到無法進食,體力逐漸衰弱等副作用,讓她想要放棄治療。她形容說「沒有一分鐘是舒服的」,甚至一度開口要求丈夫拿枕頭把她悶死。 -
暈眩軟腳太疲勞? 恐為慢性淋巴球性白血病警訊
癌症新知 / 癌症百科24台北榮民總醫院內科部輸血醫學科醫療科主任邱宗傑醫師,慢性淋巴球性白血病患者好發於中老年人,根據民國99年癌症登記報告,男女罹病年齡中位數分別為69及65歲。儘管歐美西方人士罹病的機率較亞洲人高,但在國內五年來慢性淋巴球性白血病確診人數已增加近四成。
-
台灣50歲以上男性 每5人有1人骨折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1904彰化基督教醫療財團法人鹿港基督教醫院院長杜思德醫師表示,全球人口老化,骨質疏鬆症已成為全球第2大的重要流行病,國內每年髖骨骨折達1萬8千人,而台灣50歲以上男性中,每5人就有1人一生中會發生一次髖部、脊椎、或腕部骨折。骨質疏鬆患者再次發生骨折的機率非常高,而髖部骨折的男性,一年內死亡率高達22%,超過女性。因此,必須積極治療,避免骨折再度發生。 -
基亞疫苗廠動土 兩年後正式營運
醫藥衛生 / 生醫產業2116國家衛生研究院感染症與疫苗研究所前所長蘇益仁教授表示,從2003年SARS疫情爆發以來,2005年H5N1禽流感、2009年H1N1新流感、2013年 H7N9禽流感等流感疫情與狂犬病毒輪番出現,新興病毒已成為國人健康的重大威脅。 -
KRAS基因檢測 末期大腸癌治療現曙光
癌症新知 / 腸癌3991一名53歲婦女因半年反覆腹瀉與腸胃不適,就醫診斷結果為「乙狀結腸癌」末期、且已肝轉移現象。經手術切除後,透過KRAS基因檢測,化驗腸癌組織呈現正常型反應,研判應採用化學治療合併標靶藥物Cetuximab治療,治療半年後,癌指數由原本接近的1500下降至108,肝腫瘤亦縮小近50%。 -
卵巢癌早期無症狀 半數患者易復發
癌症新知 / 標靶治療3823雙和醫院婦幼中心及婦產部主任袁九重醫師說明,女患者經超音波檢查發現囊腫中有少許硬塊,抽血腫瘤指標CA-125在100以上,遠高過正常小於35。後來安排剖腹探查手術,發現右側卵巢腫瘤8公分已浸潤出來,在各處腹內散佈廣泛,並且侵犯到主動脈旁邊的淋巴腺。 -
晚期乳癌骨轉移 標靶藥物提供患者新選擇
癌症新知 / 標靶治療6388一位六十多歲乳癌病患出現復發及骨轉移現象,但因擔心副作用而遲遲不接受化療,以致下背嚴重疼痛,發生肱骨病理性骨折,連翻身都痛不欲生,宛如萬針扎,只能整天臥床靠嗎啡止痛。所幸接受抗荷爾蒙治療,以及骨轉移新藥「癌骨瓦」同步治療後,骨痛終於逐漸好轉,還能下床走路。 -
老婦頭暈險休克 血小板僅常人7.5%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3812光田綜合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柯萬盛醫師表示,「原發性血小板減少症」為身體的免疫系統因不明原因攻擊體內的血小板,導致血小板大量減少、影響凝血功能。嚴重者,體內可能突然大量出血而致命。許奶奶因頭暈目眩的症狀到醫院診治,才發現是因為腸胃道出血導致嚴重性貧血,經醫院的妥善診治,許奶奶目前的狀況已趨於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