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單焦點
-
男子以為老花配鏡片竟變斜視 全因這讓他「看走眼」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502亞洲大學附屬醫院眼科部主治醫師顧蔚寧表示,注重外表的患者以為自己是上了年紀有老花眼,日前赴眼鏡行配了1副近萬元的多焦點近視老花眼鏡,沒想到戴了後卻更不舒服,至眼科檢查發現雙眼矯正視力均1.0,角膜、視神經與視網膜檢驗皆正常,但右眼有大約6個稜鏡角度的下斜視,使右眼無法向上轉動。 -
掌握白內障最佳摘除時機 選對人工水晶體找回好眼力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4586眼科醫師陳逸川指出,目前手術方式已廣泛進展到微創的「超音波晶體乳化術」,不須打針、不用縫線,採點麻藥的局部麻醉方式,傷口微小僅0.2公分,將白內障利用超音波的方式震碎後吸出,再置入新的多焦點人工水晶體,以往傳統手術需費時半小時,現在已縮短成10至15分鐘即可完成,不僅疼痛度降低,術後發炎、感染率也大幅減少,復原也快速。 -
白內障不可逆 置換人工水晶體醫師提醒注意這些事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6374白內障是指原本透明的水晶體因各種原因變得混濁,光線無法透過導致視力不清晰。李孟昇說明,白內障最直接的症狀是視力不斷衰退,通常不會伴隨疼痛,醫學上歸納老化和紫外線傷害為白內障主因。白內障從一開始視力模糊,到逐漸影像重疊、眩光、畏光和光暈,夜間視線不清,或感到色覺偏暗或變黃等,需視病患對於視力不清晰影響生活品質的程度,來考慮是否需進行白內障手術改善。 -
用眼過度早發性白內障比例增 多功能人工水晶體提供新選擇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4895眼睛內的水晶體是1個具有雙凸透鏡形狀的透明體,富含蛋白質且無血管組織供應,當可溶性蛋白質逐漸變為不可溶性蛋白質後,透明的水晶體就會變為混濁,影響視力清晰。眼科醫師陳逸川解釋,健康的水晶體應具備彈性,就像單眼相機的伸縮鏡頭,可以調節遠和近距離的焦距,若逐漸失去彈性,霧化混濁後就看不清。通常40歲之後會出現100度的老花度數,表現在閱讀距離約33公分處會變得有些吃力,直到5、60歲後,白內障的現象才會更明顯。 -
近視的人不會得老花? 眼科醫師破解迷思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5209不少眼科醫師常被問到是否有近視就不會得老花?眼科醫師陳逸川表示,近視、遠視是指遠處影像相對於視網膜的位置;老花是水晶體與睫狀肌看近時聚焦能力降低,2者截然不同。因此無論近視或遠視,只要水晶體退化就會老花。老花通常在40歲後開始出現,然而現代人長時間使用3C產品,使水晶體長期緊繃,老花提早報到的人不在少數,年紀輕輕就要過著看遠戴近視眼鏡,看近戴老花眼鏡的2副眼鏡生活。 -
早發性白內障選擇人工水晶體 老花應一併考量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3672現代人頻繁使用3C產品,使得罹患高度近視機率提高,再加上眼睛長期暴露在有害的藍光中,也增加罹患早發性白內障的風險。1名45歲的女性上班族近視高達1000度,後來發現1至2年中又增加500度,經檢查後發現是核性白內障導致,經醫師協助申請健保事先審查後通過,手術置換新的人工水晶體後,裸視可達0.9至1. -
高度近視好發核性白內障 人工水晶體該這樣挑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3082短時間內近視度數增加,反覆配鏡仍無法矯正視力的高度近視族群注意了。42歲吳先生,原本就是高度近視900度的患者,因近視度數在短期內飆升就醫,確診為早發性白內障,須透過微切口的超音波晶體乳化術合併人工水晶體植入才能改善視力。罹患高度近視的吳先生經過詳細的術前檢查後,醫師建議挑選可以過濾紫外線與藍光,具有保護視網膜功能的淡黃色非球面人工水晶體,手術後視力恢復良好。 -
白內障術前做好評估 精準掌握人工水晶體度數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3438當近視度數突然暴增,有沒有想過問題可能並不單純?高端眼科診所醫師楊熹明表示,門診中時常遇到一些4、50歲中壯年高度近視患者,突然在1年內度數大幅增加200、300度,患者多半先去眼鏡行驗光、換眼鏡,卻發現近視度數持續加深,無法藉由配鏡矯正,前往診所詳細檢查,才發現是白內障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