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噪音
-
聽力損傷不容小覷 輕忽恐釀失聰遺憾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246事實上,生活中造成聽力受損的狀況還不少,如近距離聽到大卡車的喇叭聲、鞭炮聲,工作場域的噪音太大,或是聽演唱會時太靠近舞台音箱,都有可能損傷聽力,甚至導致突發性失聰。 -
家住機場附近 損害聽力又傷「心」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1993大部分的機場都是設立在郊區,但不管在台灣還是國外,為了讓乘客便利快速到達市區,很多城市內也設有機場,如台北松山機場。但最新研究顯示,若您住在機場附近,長期接受噪音,比較容易罹患心臟疾病。 -
年輕人耳機不離身 當心聽力回不去了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265專業耳鼻喉科醫師李宏信表示,近來聽力受損的年輕人比例逐年攀升,據門診觀察,約比十年前增加了近兩成之多,成長快速主要的元凶就是耳機。一般來說,人們最小可聽見的音量,也就是所謂的正常聽力為負10至正25分貝間;往上增加,若聽不見26至40分貝間的聲音就可算患有輕微的聽損,就有治療的必要。
-
母親節盡孝心 從顧好長輩口腔健康做起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2169桃園完美植牙醫學中心與尊榮植牙醫學中心何彥德醫師表示,千萬別小看牙周病,根據美國牙周病醫學會報告,越來越多數據顯示牙周感染對全身健康有很大的影響。牙周病患者心肌梗塞與中風機率是一般人的3倍;糖尿病患者若同時伴有嚴重牙周病,其血糖更難控制;最近更有學者提出,牙周狀況或口腔衛生不好的老人,罹患吸入性肺炎的機率較高。 -
重聽絕非老人病 有耳鳴徵兆應及早正視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392宏仁診所院長李宏信醫師表示,重聽一般發生在老年人身上,主要是因為聽覺神經退化引起。但近來也有不少案例是發生在年輕族群,除了長期處在噪音環境下損害聽力外;更多是因為生活作息及飲食不正常,造成膽固醇跟三酸甘油脂沈澱,使血管阻塞,血液無法順暢流通,組織因營養不足而壞死,甚至萎縮。還有人因為緊張、焦慮、睡眠不足及勞累等因素,造成血管收縮,同樣也會引起神經萎縮跟退化。 -
熬夜喝酒噪音擾 男大生突發性耳聾險失聰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490因應3月3日全球第17年愛耳日來臨,為喚起社會大眾重視聽力健康,華科事業群慈善基金會邀請亞東醫院人工耳蝸中心主任陳光超分享聽障特殊案例,指導國人在生活中如何保護聽力,並邀請職棒球星周思齊擔任宣導大使,拍攝短片「聽見愛」。 -
「露齦笑」破壞美感 水雷射牙齦整形笑容加分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2100臺北市牙科植體學會理事、雅偲牙醫診所院長鄭聖達醫師表示,若牙齦肉太多,運用傳統電刀或手術方式處理牙齦整形,但手術過程需切除牙肉、翻開皮瓣,露出齒槽骨加以修型,術後以縫線縫合,手術時間長、出血量多,術後病人必須服止痛藥且恢復時間較長,讓許多民眾望之卻步。 -
跨年高分貝High過頭 恐釀突發性耳聾悲劇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1948耳鼻喉科醫師李宏信發現,跨年之後因耳鳴重聽等問題前來求診的患者明顯增多,可能是跨年活動高分貝音響對聽力帶來損傷所造成的突發性耳聾。一般人對於噪音汙染很難加以定義,其實若長時間處於50至70分貝的環境中,身體就會開始出現不適,何況跨年演唱會現場往往都超過100分貝以上,若再加上民眾狂歡的尖叫聲,嚴重者還可能有鼓膜破裂的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