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噪音
-
突發性耳聾幾乎發作於單耳 錯過黃金治療期恐喪失聽力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7370造成突發性耳聾的主因有內耳血管阻塞、病毒感染,前者發生機率最高的為三高患者,後者則以皰疹病毒(HSV)最為常見,其餘少數個案可能是外力傷害造成,如外力撞擊、鞭炮聲、煙火,及自體免疫疾病使正常細胞遭受破壞,其他包含癌症、細菌感染等。 -
跨年演唱會倒數! 突發性耳聾求診人數恐再有一波高峰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009根據耳鼻喉科門診觀察,跨年晚會後的1周內,往往是突發性耳聾求診的患者人數激增的高峰期。李宏信醫師說,突發性耳聾的醫學定義是指,3天之內、連續3個聲音頻率,發生超過30分貝聽力喪失的,是1種急症。雖然醫界對於其致病機轉仍不甚明確,但普遍認為與長期處於高分貝環境中、病毒感染、壓力、糖尿病、內耳血管病變……等有關。 -
日夜溫差大當心耳中風找上門! 促進末梢血循提早預防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983耳中風在醫學上稱為「突發性耳聾」,是一種聽力突然降低的疾病,成因複雜,一般認為與病毒感染導致神經炎,或末梢血液循環不良有關。耳鼻喉科醫師陳建業指出,耳鳴眩暈主要由末梢性與中樞性2大成因引起,除少部分中樞性與腦部疾病如腦瘤有關,出現單側耳鳴時需多加留意;多數患者是因為內耳微循環不良、供應內耳神經氧氣的血管被阻塞或末梢血循不通暢,才導致耳鳴眩暈的發生。 -
內耳3病症相互影響 耳鳴、眩暈、重聽逗陣來難招架!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585耳鼻喉科醫師李宏信指出,許多耳鳴病患會因為初期耳鳴症狀不明顯,僅夜深人靜時才聽得見,因此忽視耳鳴不做積極治療,直到發生眩暈或重聽時,才驚覺內耳疾病會相互影響,甚至同時發生,內耳疾病接踵而來。然而,耳鳴、重聽和眩暈又有「內耳疾病3兄弟」之稱,主要是因為這3種疾病存在相互關聯性,三者發生主因與內耳的前庭、耳蝸和耳蝸旁的3個半規管等之病變有關。 -
日落之後就耳鳴影響夜晚難入睡 耳鳴帶來失眠惡性循環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266內耳血管阻塞常見是由於老化引起,因為內耳血管循環不良、神經退化萎縮等因素引發耳鳴。中老年人往往睡眠品質差,進而誘發耳鳴,抑或耳鳴愈大聲就愈難入眠,造成失眠和耳鳴互為影響;而年輕患者常因為用腦過度、緊張、焦慮、過勞或面臨業績壓力等,容易造成內耳血管過度收縮、血流不暢,也會引發耳鳴,臨床上常遇見電腦工程師、年中作帳的會計師或面臨大考的考生,都是耳鳴好發族群。 -
長期接觸特定空汙和交通噪音 恐提高罹患心臟衰竭風險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032Youn-Hee Lim補充說明,為了盡量避免受到空氣及噪音汙染影響,應制定排放措施等策略,同時也必須鼓勵戒菸和血壓控制,以幫助降低個人罹患心臟衰竭的風險。 -
耳鳴3級警戒嚴重程度日夜難熬 睡眠不足也是危險因子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053資深耳鼻喉科醫師李宏信指出,耳鳴需要完整的治療周期,耐心用藥才能確實改善內耳功能。造成耳鳴的原因很多,通常是聽覺神經受到損害,像是自然老化、噪音傷害、病毒感染、中耳炎,或對耳朵有毒性的藥物。其他像是血管問題如血管瘤,亦或是心理因素如工作壓力過大、緊張、焦慮、睡眠不足、作息不正常等,都是可能引發耳鳴的因素。此外,梅尼爾氏症也是造成耳鳴的因素之一。 -
耳鳴之苦釀割耳悲劇! 梵谷若穿越時空結局可能大不同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018李宏信提到,引起耳鳴的原因眾多,除了噪音傷害之外,外耳受傷、病毒感染、中耳炎、睡眠障礙、精神壓力及藥物影響等為「耳源性成因」;其他如心血管疾病、高血壓、糖尿病、甲狀腺功能異常、情緒緊張、焦慮、過勞、用腦過度和抽菸酗酒等屬於「非耳源性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