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國家衛生研究院
-
打破肥胖基因牢籠 研究發現慢跑對減重最有效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4207研究發現,藉由規律運動可以有效降低肥胖基因對BMI、體脂肪率、腰圍與臀圍的增加幅度,即使與生俱來較多肥胖基因,仍可透過後天的運動改善,例如慢跑、爬山、健走、散步、瑜珈、土風舞或國際標準舞來有效地降低其影響。此外,強度稍高的運動更可弱化肥胖基因的效果,如慢跑優於健走、健走又優於散步。 -
交大與北醫攜手膜蛋白癌症追蹤研究 大數據掀起抗癌新革命
癌症新知 / 乳癌3978交大生科院教授楊進木表示,膜蛋白是目前疾病診斷及治療最重要的標靶,但也是最困難的研究議題,膜蛋白已被認為與諸多癌症息息相關,如果解開其如何透過蛋白質交互作用,進而調控生化途徑導致癌症形成,有助於從根本找出治癌方法,將對癌症診斷與標靶藥物發展有重大影響。 -
三陰性乳癌治療最棘手 國衛院研究找到新解法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3086國家衛生研究院於8月5日發表最新動物實驗成果,研究人員找到MCT-1致癌基因,破解了三陰性乳癌難治、容易復發之謎,以及能夠抑制致癌基因的表現,輔以 Tocilizumab免疫療法,就能減少復發及轉移風險。由於成果卓越,該項研究成果已刊登於2019年3月份腫瘤領域期刊《Molecular Cancer》。 -
6大交通PM2.5濃度暴露 以捷運居首位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995研究團隊發現,捷運為PM2.5汙染冠軍,夏季捷運暴露濃度為大氣環境1.68倍,冬天汙染情況稍好,為大氣環境1.4倍,均為居6大交通工具之首。至於第2名則為機車,不管是夏天或冬天皆然,夏天暴露濃度為大氣環境1.4倍,冬天暴露濃度為大氣環境1.18倍。 -
產前加入美沙冬替代療法 友善藥癮就醫環境提高產檢利用率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2562陳娟瑜研究團隊回溯性世代研究法探討有關鴉片類藥物使用疾患孕婦產前檢查的使用率、早期接受產前服務的相關性。研究人員調查台灣現有藥癮相關巨量資料中,美沙冬替代療法計畫1,700名個案,將孕產婦分為「鴉片類依賴組」與「非鴉片類依賴組」,分析根據生產時產婦的年齡、生產時的孕期周數與生產年月等條件,以及記錄估計的懷孕期、每日美沙冬服用量等資料。 -
全基因體定序分析變異 助罕病患者預防及規劃
醫藥衛生 / 罕見疾病2875國衛院博士蔡世峯指出,目前已完成139個家族之病人及其家屬的全基因體定序,透過此技術補足現階段檢測方式未能找出的疾病位點,提高檢出率。目前罕見疾病的檢出率為63.3%,可有效降低患者的等待時間及無效治療的機率,是罕病患者的一大福音。 -
胃腸道基質瘤新藥 台灣抗癌研究新紀元
癌症新知 / 抗癌密碼89臨床顯示,胃腸道基質瘤好發於40歲以上族群,50至70歲間為發生年齡高峰,發生部位以胃部居多,占5到6成,其次為十二指腸以下到迴腸,約占2至3成,其餘1成為在大腸、食道等非胃部等部位,另後腹腔也可能會發生基質瘤。 -
兒童健康醫療網建置 提升孩童健康照護便利性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1991基於提升兒童醫學及健康知識轉譯能量的使命感,兒研中心創建「兒童醫學及健康研究中心─囝仔及少年仔的健康加油站」網站,提供專屬兒童的衛教科普文章、專業臨床建議、兒童緊急就醫查詢,以及衛福部兒童相關服務平台資訊等,供民眾及專業人士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