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國際乳癌防治月
-
癌症希望基金會巡迴攝影展 鼓勵女性癌友綻放美麗人生
癌症新知 / 乳癌5195癌症在台灣已經蟬聯42年國人十大死因之首,每年都有5萬人的生命被癌症所奪走。10月是國際乳癌防治月,財團法人癌症希望基金會特別舉辦「SHERO’S Beauty美麗綻放.女力無所畏 」攝影巡迴展,透過攝影作品呈現9位不同女性癌友的生命歷程,和民眾分享她們如何從驚慌到接納,為自己綻放美麗人生。 -
國際乳癌月最大規模宣導 500位姊妹點亮雙色粉紅絲帶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629610月為「國際乳癌防治月」,中華民國乳癌病友協會(TBCA)特別於今(15)日於台北市內湖區大湖公園舉辦「守護健康 掌握幸福園遊會」,除邀請產官學民攜手宣導乳癌防治,更號召全台超過500位乳癌病友姊妹共襄盛舉,進行連續舉辦20年的「點亮雙色粉紅絲帶」排字活動,規模歷年最大,象徵乳癌病友團結互助、相互扶持的精神,也呼籲全台女性都應注重自身乳房健康及早篩早治重要性。 -
煞車意外發現乳癌!術後追蹤4年轉移眼窩 1療法現生機
癌症新知 / 乳癌6507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乳房外科劉良智教授表示,依據荷爾蒙受體與HER2受體的表現,過去乳癌類型大致分為荷爾蒙陽性、HER2陽性與三陰性乳癌,且有相對應的治療方式。然而,近年臨床發現,有一群癌友依照治療準則,給予抗荷爾蒙治療、免疫治療或是單一種類化療的效果不佳,復發率較高。進一步瞭解才發現HER2表現不能只區分「陽性」與「陰性」,介於中間的「弱陽性」也是影響治療效果的關鍵。 -
乳癌病友協會成立逾20年 提4大訴求倡議乳癌病友權益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5989乳癌病友協會理事長黃淑芳表示,協會長期站在第1線陪伴乳癌病友抗癌,近期也積極進行病權倡議,針對早篩早治提出4大訴求,期望能從不同面向幫助更多乳癌病友。 -
癌症議題網路輿情洞察報告出爐 這個癌症的討論度最高
健康養生 / 話題懶人包3564癌症死亡時鐘不停快轉,根據2020年統計癌症時鐘再快轉1秒,每4分19秒就有1人確診罹癌。大數據股份有限公司28日發布《癌症議題網路輿情洞察報告》,觀察到2022年癌症議題的網路聲量較2021年成長81.2%,在癌症種類聲量中,以乳癌的討論度最高,佔17.8%,其次依序為氣管、支氣管和肺癌(11.9%)及結腸、直腸和肛門癌(10.3%)。 -
朱芯儀、衛斯理談乳癌治療親身經驗 呼籲正視癌友困境
癌症新知 / 乳癌295210月為國際乳癌防治月,為呼籲各界重視年輕乳癌病友,中華民國乳癌病友協會副理事長何雪萍等人以及藝人朱芯儀、衛斯理,說明乳癌年輕化以及早期治療重要性。林口長庚醫院乳房醫學中心主任郭玟伶表示,乳癌為遠端轉移發生率最高的癌症,加上近年乳癌有年輕化趨勢;郭玟伶強調,早期治療(第1期到第3期)能夠提高存活率與治癒率,且不再復發。 -
乳癌患者憂乳房切除與復發 術前1輔助治療增5年存活率
癌症新知 / 乳癌2656國內乳癌患者經常面臨的抉擇,正是「要不要保留乳房」。想保留乳房卻又擔憂復發,怎麼辦?陳守棟表示,現在乳癌治療不只有「全乳房切除手術」,可以留下乳房,保障生活品質。 -
乳癌術後2年最易復發 術後輔助治療可望減低癌友夢魘
癌症新知 / 乳癌3109早期乳癌存活率高,其中第0期、第1期乳癌的5年存活率更高達95%,時至今日已不是令人聞之色變的絕症,但復發問題仍讓許多乳癌病友如同驚弓之鳥時刻警覺。大部份的早期乳癌患者透過積極治療,疾病已能痊癒或穩定獲控制。HER2陽性乳癌復發率在術後第1至2年會到達復發最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