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國際期刊
-
人工智慧分析頭頸癌研擬治療對策 不讓高齡左右存活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3062依國內最新2016年度癌症登記資料顯示,頭頸癌仍位居10大癌症第6名,發生個案數占全部癌症發生個案數的6.72%,因惡性腫瘤死亡人數占全部癌症死亡人數的6.14%。頭頸癌有不同的原發部位,包括口腔癌、口咽癌、下咽癌、喉癌等,90%以上屬於鱗狀上皮癌,與菸、酒、檳榔等致癌物質使用有密切的關係。 -
動物斷尾為何能再生? 中研院破解科學家百年謎團
醫美減重 / 生技線上3929這是科學家首次證實再生記憶可以被改寫,此基礎研究成果有助於再生醫學的發展。並在11月27日刊登於國際期刊《當代生物學》 (Current Biology),若持續研發,如同電影《死侍》一般,主角身體受損後可以完全恢復成原本的模樣,未來可能成真。 -
肺癌轉移難治癒 研究團隊找到抑制肺癌轉移基因
癌症新知 / 肺癌3009研究團隊發現,GLK蛋白激酶與IQGAP1細胞骨架調控蛋白形成「GLK-IQGAP1蛋白質複合體」,GLK蛋白激酶磷酸化並活化IQGAP1,此時,就會造成肺癌細胞移行,誘發肺癌細胞產生遠端轉移。 -
國人肺腺癌發生率逐年增加 高屏地區比北部地區多15倍
癌症新知 / 肺癌3091研究團隊分析,台灣近半世紀空氣品質,北北基至桃園地區逐年改善,原因為工廠外移、大眾運輸系統建立。反觀高屏地區,因石化工業發展,空氣品質逐年惡化,北部與高屏的大氣能見度走勢於1993年呈黃金交叉,不到20年,南北肺腺癌發生率走勢也出現交叉。 -
神經發炎加劇大腦退化 抑制關鍵蛋白質可減緩病程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76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陳儀莊、醣科學團隊,以及林口長庚、台北榮總等醫學團隊最新研究發現,透過抑制微膠細胞(microglia)中的蛋白質Galectin-3,可以有效地降低細胞的發炎反應,減緩神經退化疾病症狀,延長病鼠壽命。該項研究日前刊登於國際期刊《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 -
髮一禿顯老10歲 研究發現治療禿髮新契機
醫美減重 / 護髮生髮植髮2862為了進一步破解毛髮再生之謎,研究團隊進行動物實驗,利用皮膚拉撐裝置施予小鼠適當的皮膚張力,有效地誘發毛囊幹細胞的活化與毛髮的再生,此重要研究成果已刊登於國際期刊《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此外,唯有使用適當的拉力及時間,才能誘發毛髮再生,如果拉力不足或時間不夠就沒有效果,這也證實了「群聚感應現象」論點。 -
台法合作破解小兒腦部惡性腫瘤機轉 陽明大學揭謎團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52根據統計,兒童族群中樞神經腫瘤的總體發生率每年10萬人有2至5人,至於台灣癌症基金會統計資料顯示,每年約有120至140位新發個案,多數個案為偶發性病例,無家族病史。 -
漸凍症9成原因不明 微型核糖核酸可評估發病風險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2645中央研究院分子生物研究所陳俊安副研究員指出,其正式名稱為「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屬於罕見疾病,至今致病原因仍不明,僅有1成病患屬於家族遺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