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國際期刊
-
長庚研究證實 C肝患者罹心臟病風險高於B肝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611研究顯示,C型肝炎比B型肝炎更容易誘發心臟疾病,如急性冠心症高出1.38倍、急性缺血性中風高出1.31倍,死亡率甚至比B型肝炎高出1.48倍。此研究刊登於2018年1月的國際期刊《動脈粥狀硬化》(Atherosclerosis)。 -
人工合成八醣體 可啟動脊髓神經元修補機制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4187中央研究院基因體研究中心主任洪上程解釋,HS八醣體具有較多硫酸根數量時,能取代CS醣分子並與PTPRσ結合,並將幾個PTPRσ結合在形成低聚物(Oligomer),進而抑制Cortactin蛋白的去磷酸根化反應,讓軸突可以繼續生長。 -
中醫抑制發炎物質 減輕化療神經病變副作用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3458化學治療的過程會伴隨許多副作用,其中周邊神經病變的發生率約30%。輕微症狀會出現末梢麻木,嚴重時則會出現遲鈍無力、疼痛和刺癢感等,令患者相當難受,必須減輕劑量或是中斷治療。高雄長庚紀念醫院中醫研究團隊利用文獻整理發現,使用中藥可抑制發炎物質,減輕神經症狀,在臨床上也獲得良好療效,成果已刊登在2019 -
為什麼少糖可以預防胰腺癌? 關鍵原因找到了
癌症新知 / 癌症百科85有「癌中之癌」稱號的「胰腺癌」初期症狀並不明顯,通常8成病患經確診後都已經是末期,其中可手術治療的病患僅占2成。即使手術成功,也有近8成病患會再度復發或轉移。因此,若能進一步了解其生成機制,不僅能發展更有效的標靶藥物,還能達到「預防勝於治療」之效。 -
登革熱有解! 新一代疫苗突破傳統限制
醫藥衛生 / 生醫產業2742解決登革熱的疫苗,有新突破!台灣和美國共同合作的研究團隊,開發新一代疫苗,經動物實驗證實,對4種不同的登革熱病毒都具保護力,還可以彌補現有疫苗的不足,研發成果刊登在國際重要期刊。 -
中醫輔助治療高血壓 按壓這些穴位可緩解控制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10324治療高血壓,目前只能以藥物控制,許多民眾擔心長期服用高血壓藥物會有副作用,因而轉求中醫治療。中醫如何輔助降血壓?中西醫共治,病人怎麼做能確保安全?台北慈濟醫院中醫部主治醫師吳佩青表示,高血壓是西醫的病名,中醫古籍沒有「高血壓」這樣的病名。 -
心臟無法立即恢復功能 術後葉克膜救命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4537成大醫院在2008至2015年間總共為160多位急性主動脈剝離病人進行手術,其中有20位患者(約12%)術後需接受葉克膜的輔助。本團隊發現這些患者死亡率很高,最終有7位成功脫離葉克膜並且順利出院,配合藥物控制血壓及心跳,這7名病人都能回復到原本的健康狀況。其他不需要使用葉克膜的140多位病人,死亡率 -
救救C肝苦命人 建議中度肝纖維化納新藥給付
癌症新知 / 肝癌2998國內最新研究發現,中度肝纖維化(F2)與40歲以上C肝患者,是肝癌的高風險因子,專家呼籲政府下半年度放寬C肝給付條件,從目前的重度肝纖維化(F3),放寬至中度肝纖維化(F2)患者,讓病友遠離肝癌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