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國際期刊
-
氣候變遷影響肺病 北醫團隊:溫差降5度PM2.5濃度增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829最近早晚溫差極大,清晨不到20度,中午卻可能破30度,北醫團隊最新研究發現,如果24小時內溫差超過5度以上,肺阻塞患者容易發病或病情惡化,該研究已發表於國際期刊《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中。 -
月經週期與月亮週期有關 研究:不同時區關聯性不相同
兩性關係 / 婦科診療室8229民間謠傳月亮週期與女性月經週期的時間相近,卻一直沒有研究能證實,如今國際期刊《科學》(Science)日前發表1篇研究,發現月經週期主要受到生物時鐘調控,但月亮的陰晴圓缺、月球遶行地球的週期,和女性月經週期有微弱且顯著關聯,不同時區產生的關聯性也不同,例如歐洲女性的月經常於上弦月(約農曆25日)開始;北美女性則於滿月(約農曆15日)開始。 -
歐名哲防癌運動有助清除癌細胞! 研究刊登於國際期刊
癌症新知 / 抗癌密碼5938現代醫學研究顯示,運動可以防治癌症,雖然其可能機轉仍然不明,但顯然是21世紀癌症防治的新進展,也可能是保加利亞先知龍婆所預言的2024癌症防治的新契機。最近,刊登於國際SCI醫學雜誌1項最新研究證明,日常施行歐名哲防癌運動可作為預防癌症,甚至是治癒早期癌症的方法,顯然是癌症預防及治療的新突破。 -
中研院跨域研究登國際期刊! 揭全球17個暖化嚴重山區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821由於全球山區缺乏長期運作的氣象觀測站,使得山區氣候變化的量化成為一大挑戰。由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沈聖峰研究員領銜的國際研究團隊,創新結合熱力學原理與氣候資料庫,不僅首創山區氣候速度的推估模式,更首度發現全球17個區域的山脈等溫線正以每年超過11.67公尺的速度上升,對高海拔生態避難所的獨特物種構成了巨大威脅,此研究成果已於本(2024)年3月27日發表於國際頂尖期刊《自然》(Nature)。 -
兒童心律不整免揪心 採無輻射電燒技術可精準定位病灶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3794「輻射沒有安全劑量」國際間對輻射暴露的建議是 「ALARA」(as low as reasonably achievable),合理範圍內儘量減少暴露,傳統心導管電燒以X光做導引,雖能根治,但病患可能會有輻射線暴露的風險,而無輻射3D立體定位系統利用電磁場定位,透過心電圖分析與電腦運算獲得3D立體影像,醫師不需用X光便能精準定位病灶。 -
台大找到1特殊自體抗體 恐增罹患罕見且嚴重感染風險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604由台大醫院派赴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進修的鄭琬豑副教授,於進修期間研究發現1個新因子,可解釋為何有些人的免疫功能比較弱,於返台後和台大醫院研究團隊持續與美國合作完成這項研究。最終研究結果發現,人體若產生1種特殊的自體抗體,會抑制身體對抗病菌的天然防禦機制,從而增加罹患罕見且嚴重感染的風險,這項發現有望幫助這類病患早期獲得診斷和治療,其研究結果將發表於今年3月的《新英格蘭醫學期刊》。 -
埋葬蟲遭蟎寄生會對生態平衡造成威脅? 專家提出見解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550今(20)日國際期刊《英國皇家學會報告B系列》(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發布台灣大學氣候變遷與永續發展國際學位學程助理教授孫烜駿及其團隊最新研究〈生物力學使蟎在宿主埋葬蟲身上佔據獨特的生態空間區位〉。本篇研究透過觀察2種寄生在埋葬蟲身上不同位置的蟎,在埋葬蟲身上的生態區位分佈,發現即使是不同種蟎間存在競爭關係,彼此也無法相互取代生態上的功能。 -
吃優格助腸道消化也能抗憂鬱? 研究發現這成分是關鍵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171許多人都知道吃優格能促進腸胃道蠕動,幫助腸道消化,但其實好處不僅於此,根據1項發表在國際期刊《大腦、行為與免疫》(Brain Behavior and Immunity),並由美國維D吉尼亞大學醫學院進行的研究發現,富含益生菌的優格,可能為治療焦慮、憂鬱和其他心理健康狀況,找到新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