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增生療法
-
4旬男「鬥牛」右膝蓋腫脹冰敷未好轉 抽3管血治療見效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12648歲的阿哲(化名)週末都會到籃球場「鬥牛」,日前為了救球單膝轉身攔截險些出界的球,返家後卻發現右膝蓋腫脹,因冰敷2、3天始終未好轉前往醫院治療,醫師先抽出3管積血,再透過超音波、MRI檢查後,確認是「前十字韌帶創傷性撕裂」。 -
江曜綸受凹疤困擾求助皮膚科醫師 雷射搭這治療恢復快
醫美減重 / 美容整形2984疫情之下民眾外出上班、上課都需戴口罩,長時間悶著臉,痘痘長得越發猖狂,有時處理不當又容易留下痘疤,這讓許多愛美人士相當困擾!幸好現今醫美技術進步,對付醜陋的疤只需雷射就能改善,但雷射術後修復期長,敏感皮膚又易泛紅,對此,立悅皮膚科診所莊德揚院長表示,雷射治療時若搭配PLT凍晶,可縮短修復期,減少術後泛紅時間,還可提升整體治療效果。 -
男後腳跟割傷!縫合後竟無法蹲 醫師採此療法獲得改善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4481名29歲的吳姓上班族,因左腳的後腳跟割傷,傷口約2公分,曾在急診接受縫合手術,但術後長達1個月,腳後跟仍然十分腫漲,行走時一拐一拐相當不適,上下樓梯、蹲下都會有明顯症狀,偏偏工作需頻繁走動,十分困擾。烏日林新醫院復健科醫師王弼慧分析,患者後腳跟割傷的表皮傷口雖然癒合,但若處於發炎狀態,恐會導致持續不適情形。最後,患者在復健科做完2次高濃度血小板PRP注射,並同時以超音波導引進行解除沾黏注射,改善腳後跟不適症狀。 -
肩頸勞損可分2種!預防掌握4大原則 醫師提供1招緩解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5414現代人生活中習慣依賴3C,長時間低頭滑手機、不良姿勢使用電腦,衍生不少肩頸痠痛等困擾。1名50多歲中年男性,因為後頸枕部脹痛、眼眶酸脹、耳鳴、頭暈、頭痛及自律神經失調等症狀,剛開始前往大醫院看了不少科別,做了許多檢查症狀仍持續,最後由骨科醫師將錯位的頸椎關節矯正復位,再利用增生療法強化穩定頸椎結構,搭配針刀技術放鬆沾黏筋膜,後續配合復健伸展運動、避免不良姿勢,症狀已大幅改善。 -
洪榮宏伉儷不讓熟齡肌攻占 醫曝:靠這招重返青春光采
醫美減重 / 美容整形3649台語「金曲歌王」洪榮宏叱吒歌壇數十年,因為保養得宜,看不出已近耳順之年,其素有「小鄧麗君」稱號的老婆張瀞云,小他11歲,明亮好膚質也幾乎不見歲月痕跡。洪榮宏夫婦也曾因為皮膚狀態不如以往而感困擾,求助醫美進行肌膚修復工程。在陳建名醫師建議之下,兩人選擇注射肉毒桿菌素改善動態紋路,搭配PLT療程。另外,洪榮宏也嘗試使用埋線,拉提臉部輪廓線條、淡化細紋,選擇複合式療程來徹底改善肌膚問題,就是希望能在螢光幕前展現出美好的一面。 -
3旬OL低頭族頸椎退化長骨刺 增生治療助恢復不必開刀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71030多歲職業婦女,因工作關係長期需要低頭,飽受肩頸痠痛之苦。檢查發現頸椎退化長骨刺且椎間盤也有脫水之情形。台中市長安醫院復健科陳音翰醫師表示,退化性疾病近幾年來在年輕族群中也相當常見。採用增生治療,將促進組織修復的藥物直接打進受損結構配合超音波導引讓這些藥物直達患處,達到最好的效果。整個療程視患者嚴重之程度、修復能力及選擇的藥物而定,大約須施打3至6次不等,治療成功率約7至8成,對於那些做傳統復健效果不佳,沒有時間長期復健,或是不想開刀的患者,更是適合選擇此種治療。 -
疫情鬆綁挑戰三鐵躍躍欲試 運動傷害頻傳該如何治療?
醫美減重 / 運動健身4528近來骨科門診觀察發現,部分民眾因為在運動過程中姿勢不良或是過度訓練,導致運動傷害的個案頻傳,提醒民眾在訓練時應多加留意。倘若發生急性運動傷害,朱家宏醫師建議,先以「PRICE」緊急治療:保護(Protect)、休息(Rest)、冰敷(Ice)、壓迫(Compression)、抬高(Elevation)。接受緊急治療後,接著再做物理治療,或進一步採取增生療法。朱家宏呼籲,想參加三鐵賽事的民眾,在賽事前應經過專業且正確的指導,並接受足夠的訓練量,在運動前做足熱身及伸展運動,也不要忽略適度讓身體休息。廖研宇醫師也建議,在運動過程中,要正確補給營養品及熱量,飲食方面也要注意營養均衡,適度補充蛋白質及維生素,這些都是預防運動傷害不可輕忽的準備工作。 -
高爾夫球肘常與網球肘混淆 PLT凍晶治運動傷害助改善
醫美減重 / 運動健身4707民眾常因熱身不足、運動過度等因素導致運動傷害,挫傷、扭拉傷等運動傷害,若發生在上肢部位,對生活會帶來相當大的不便。熱敷、電療、超音波等方式治療若效果不佳,也可考慮增生療法包括一般的葡萄糖、PRP,或是進階的PLT凍晶。但並非人人都適合PLT凍晶治療,需先由醫師評估來判斷適合的治療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