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增高
-
全台高溫不斷刷新 食物不新鮮易引發中毒嚴重恐致命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260食藥署食品組科長江仟琦表示,108年台灣食物中毒總共503件,人數6499人,常見原因包含仙人掌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沙門氏菌、諾羅病毒等,食物處理人員雙手沒有清潔完全,或是清洗食材水源不乾淨,在高室溫下存放,很容易滋生細菌引發食物中毒,5至9月氣溫較高,經常發生食物中毒事件。 -
夏日進出冷氣房溫差大頭暈腦脹 中醫消暑茶飲可緩解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3230例如夏天,在舒適的溫度下,血壓會較低,但如果溫度偏高過熱,血壓會反射性的升高,特別是常常在冷氣房中進進出出,從戶外的高溫一下子進入低溫的冷氣房,血管由擴張驟然收縮,由於血壓的突然改變,中風、心肌梗塞的發生風險自然就增加。所以縱然是夏天,門診上仍不乏血壓突然升高的病人,此時中醫常會使用耳尖點刺放血救急,讓病人頭暈腦脹的狀況可以快速減緩。 -
青少年自殺較10年前增5成4 網路世代承受多元壓力
醫美減重 / 心靈成長4561根據衛福部統計,108年自殺死亡人數3,864人,相較107年減少1人,卻是台灣第11名的死因,當中男性2,554人、女性1,310人;然而值得注意的是,0至24歲年輕族群自殺死亡267人,占整體6.9%,相較107年上升47人,上升幅度約17%,相較98年上升54.4%。可見現代年輕族群容易有輕生的念頭。 -
職務升等房事下跌 愛愛被老婆嫌打卡走人敷衍帶過
兩性關係 / 男人幫3362楊永榮中醫師指出,依據調查,早洩盛行率約為30%,換句話說,每3人中就有1人有早洩問題,其中45歲以下男性是早洩求診病人的大宗。不過,近年統計亦發現,20至30歲病人,比起50至60歲者來說,早洩發生比例更高達2到3倍,可見,早洩已不再是中年男性專利。 -
卵巢癌出現年輕化趨勢 這些高危險族群應提高警覺
癌症新知 / 卵巢.子宮4908巧克力囊腫雖為良性疾病,但同時也是具有潛在惡性風險的腫瘤疾病,加上增長速度快,廖小姐決定接受手術治療,經病理檢驗後竟確認罹患卵巢癌,所幸發現得很早,並無擴散現象及侵犯到鄰近的器官組織。 -
乳癌是婦女頭號殺手 篩檢後呈陽性應積極面對別逃避
癌症新知 / 乳癌2977乳癌為我國婦女癌症第1位,105年女性乳癌標準化發生率為每10萬人口73人,每年有逾1萬名婦女罹癌,逾2千名人死於乳癌,嚴重影響女性健康。乳癌防治基金會教授張金堅表示,抗癌經歷之苦,絕非外人所能感受,最近幾個月來,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門診發現不少乳癌病友感到情緒焦慮、緊張,甚至擔心被感染而不敢就醫。 -
空汙傷肺傷心也傷腦 研究發現可能增加失智風險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397瑞典卡羅琳研究所神經生物學、護理科學和社會研究的Giulia Grande表示,他和團隊在研究中追蹤了近3,000名居住在瑞典斯德哥爾摩地區的60歲以上中老年人,並根據他們所在地區的空氣汙染狀況進行調查。 -
【社交距離】實施第1階段柔性勸導 若疫情風險增高不排除第2階段強制處分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3395面對新冠肺炎(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美國、英國、香港等都已經針對社交距離管制,最嚴重遭受牢獄之災,台灣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日發出「社交距離注意事項」,希望民眾能夠遵守室內1.5公尺、室外1公尺距離為原則,相互保持安全距離,目前第1階段柔性勸說,若疫情風險增加,不排除第2階段強制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