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壓迫神經
-
藝人工作壓力大 因眩暈症中斷事業不在少數
健康養生 / 名人健康4635資深耳鼻喉科醫師李宏信表示,多種原因都可能引發眩暈,門診中,不少患者為梅尼爾氏症(Meniere's disease)引起,梅尼爾氏症又稱為內淋巴水腫,也常被稱為「壓力病」,過度緊張、焦慮、生活壓力等因素造成內耳血管收縮,血液及養分供應不足時引發內耳神經萎縮、壞死,或是內耳三半規管因淋巴液腫脹,壓迫神經而造成眩暈。 -
臉上腫瘤大到破皮 大馬婦人跨海來台求醫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2604彰化基督教醫院院長陳穆寬表示,腮腺腫瘤為多形性腺瘤,惡性腫瘤機率高,且容易復發,盛行率約10萬分之5,台灣每年約新增1,200名個案。腮腺腫瘤會影響外觀,如果擔心手術後遺症而延遲治療,可能會使腫瘤變大壓迫神經,導致顏面神經麻痺、臉歪嘴斜。 -
坐骨神經痛到歪腰 內視鏡手術治療椎間盤突出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807亞洲大學附屬醫院骨科部主治醫師羅達富表示,患者因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導致坐骨神經痛,除了下背痠痛外,嚴重時甚至出現腿部痛麻、無力等症狀,經核磁共振檢查,發現腰椎第5薦椎第1節的椎間盤突出,進而壓迫神經,因症狀已對工作及生活造成極大影響,讓身為家中經濟支柱的他相當苦惱。 -
畸胎瘤生於頸部多為惡性 醫呼籲及早治療以免奪命
癌症新知 / 其他癌症4308蔡青劭醫師表示,畸胎瘤源自胚胎時期的生殖細胞,因於母胎時期就形成腫瘤,故能從中找到不規則狀的毛髮、骨骼或肌肉細胞。然而,約95%至98%的畸胎瘤為良性,存在卵巢或睪丸中,僅少數2%至5%的畸胎瘤生於頸部,且多為惡性。 -
突然口吐白沫、癲癇發作 元凶竟是6公分腦膜瘤
醫藥衛生 / 罕見疾病4998腦瘤發生原因不明,有良性、惡性之分,可從核磁共振檢查判斷腫瘤屬性。台北慈濟醫院神經外科主治醫師徐賢達說明,腦瘤的發生機率約萬分之一。腦膜瘤是從腦膜長出來,最常見的良性腦瘤,其檢查影像會因腫瘤充血而呈現白色且形狀均勻的樣態。此外,良性瘤生長慢,周圍神經壓迫較緩慢,因此神經較少出現水腫現象。但楊先生的腦膜瘤達6公分大,壓迫腦部運動區域神經,以致於動作困難,而神經受到壓迫會產生不正常放電,造成癲癇。 -
長時間下背部疼痛 當心是脊椎骨折了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4157李宜軒提到,脊椎壓迫性骨折患者通常會下背部疼痛,活動或走路時疼痛感明顯,有時咳嗽、打噴嚏會更痛;部分患者甚至無法靠自己的力量,從椅子或床上站起來,來到門診確診時,腰椎多已壓扁,若不盡快接受治療,會造成長時間臥床不起,甚至可能衍生更多問題,嚴重者可能壓迫神經,引起雙腳痠麻、下肢無力。 -
老奶奶坐骨神經痛不良於行 中醫針灸緩解不適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5018亞洲大學附屬醫院中醫科主治醫師吳俊昌表示,梁奶奶因右側下背、臀部、大腿後側疼痛,導致步態跛行,走路時無法以右腿承重,久坐時右臀部除了疼痛外,更有針刺感,故只能側身將力量放在左臀部,睡覺時更無法伸直大腿,僅能彎曲躺且無法翻身,故經常失眠,自述疼痛指數高達7至8分,令她苦不堪言。 -
脊椎手術一旦損及神經恐致癱瘓 新技術可克服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7041傳統脊椎手術缺點在於傷口大、出血多,脊椎與肌肉筋膜損傷多、感染率高,術後恢復期長,且置入骨釘有很大風險,位置稍有不對恐導致癱瘓,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公布亞洲第一例ROSA機器人成功案例,改善1名腰椎滑脫的婦人長期腰痠腿麻、走不動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