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壞死
-
長庚研發冷凍槍治療消除良性口腔血管病變 登國際期刊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768467歲退休婦女性總習慣帶著口罩,因她口中有顆乒乓球大小的腫塊,以致下唇嚴重變形,外觀驚人,幾乎門不出戶。原本以為牙周病所致,但牙醫師驚覺有異,轉介至口腔外科,檢查及病理檢查後確診為「良性口腔血管病變」。醫療團隊進一步追蹤33名「良性口腔血管病變」患者,其中67歲女性於接受3次冷凍治療後,病灶明顯縮小,最終完全消失,6個月追蹤也未見復發。整體來說,病灶復發率極低,證實冷凍槍治療的穩定性與長期療效,該項研究成果登上國際期刊「臨床口腔研究」。 -
關節炎治療循序漸進! 醫:減緩退化透過再生療法有解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6059重仁骨科醫院副院長黃獻漳醫師指出,人體由206塊骨骼構成,骨頭與骨頭之間連接的關節,由上至下包括頸椎關節、肩關節、腰薦關節、髖關節、膝關節和踝關節,可能因先天、慢性疾病或老化,而導致關節退化。 -
久坐久站當心! 婦人罹深層靜脈血栓緊急抽栓救回左腿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35451名63歲女性左腳紅腫疼痛長達1週,原在外院接受藥物治療未見好轉,腫脹至無法行走。家屬緊急帶她轉診至台東馬偕醫院,經檢查發現為左側髂靜脈嚴重深層靜脈血栓,整條靜脈完全阻塞,導致左腳腫脹至發紫。心臟內科呂孟穎醫師隔日安排進行血管內機械抽栓手術,成功移除血栓。術後當晚腫脹立即緩解,患者隔日即能從加護病房轉至普通病房並下床行走,術後1週即康復出院,順利重返生活軌道。 -
卵巢畸胎瘤好發育齡女性 超過5公分恐卵巢扭轉致不孕
兩性關係 / 婦科診療室75591名45歲的張姓女子10年前曾切除左側卵巢畸胎瘤,近期在追蹤時竟發現右側卵巢又長出1顆7公分腫瘤,雖然她沒有任何不適症狀,但由於腫瘤已超過5公分,潛藏併發症風險,在經醫療團隊評估後,以單孔腹腔鏡微創手術切除腫瘤。術後傷口幾乎隱形,患者當日即能沐浴,且1週後回診時傷口癒合良好,無發炎情形,整體恢復情況理想,目前持續追蹤中。 -
百歲爺爺成功開「心」! 挺過主動脈剝離手術生死關頭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3881百歲爺爺戰勝主動脈剝離。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心臟外科團隊近期完成一項高難度的急性主動脈剝離手術,成功為一位年屆百歲的病人進行手術治療。醫療團隊運用關鍵的血管吻合技術,有效降低術中出血風險,歷經8小時的奮戰,順利完成手術。病人不僅在極高風險下倖存,術後恢復狀況良好,甚至能以輪椅推著家人一同行走進行復健,創下全台A型主動脈剝離手術最年長成功案例。 -
肩頸疼痛接近左側、疼痛感尖銳 當心恐是心肌梗塞前兆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5348張庭瑞藥師則呼籲,預防心肌梗塞可從4方面做起:(1)飲食部分如採取低鈉飲食穩定血壓,減少動物性脂肪攝取、攝取天然植物油如橄欖油等,多吃蔬菜、糙米、堅果等,有助血壓控制和膽固醇改善,並減少血液中發炎反應。(2)維持中強度規律運動,每天30分鐘、1週至少3到5次。(3)平時可透過服用銀杏葉萃取物來改善血液循環。(4)若突然感覺胸口悶痛、休息後仍無法完全改善,應提高警覺,盡快送醫,掌握搶救時間。 -
蛋白尿異常竟是致命警訊! 婦人延誤治療險引爆腎衰竭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51621名65歲女性本身有高血壓,平時規則服藥追蹤,並無糖尿病病史。她在例行健康檢查中發現有蛋白尿,因當時並無明顯不適,便未進一步就醫。一年後再次檢查時,報告顯示腎功能異常,前往腎臟科門診進一步檢查,發現腎絲球過濾率已降至15mL/min以下,蛋白尿為2.6克/天,因症狀符合腎炎症候群,因此抽血檢驗相關自體免疫抗體,確診為「抗嗜中性白血球細胞質抗體血管炎」。 -
臍疝氣恐致腸道扭結壞死 腫塊出現紅腫、壓痛要注意!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56650多歲的王先生因肚臍突出長達半年未消,雖然沒有疼痛感,但仍擔心病情惡化,於是前往就醫。經診斷後發現,肚臍中央有明顯凸起,按壓後會短暫凹陷但隨即恢復,沒有腸道嵌頓的情況,確診為「臍疝氣」。經醫師建議接受手術修補並置入人工網膜後,恢復良好,未見復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