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壽命
-
染肺炎鏈球菌死亡風險增 這些高危險群接種疫苗更安全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5145衛福部疾病管制署宣布今年3月10日起擴大公費肺炎鏈球菌疫苗接種對象,將19至64歲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IPD)五大高風險對象納入公費接種,全年皆可施打,包括脾臟功能缺損、先天或後天免疫功能不全、人工耳植入、腦脊髓液滲漏以及1年內接受免疫抑制劑或放射治療的惡性腫瘤者及器官移植者,可施打1劑13價結合型肺炎鏈球菌疫苗(PCV13)及1劑23價肺炎鏈球菌多醣體疫苗(PPV23)。專家呼籲符合公費施打資格的民眾盡快接種疫苗,免疫保護更完備。 -
7旬婦關節退化痛10年 關節置換後復健半年重拾行動力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3930宜蘭經營早餐店的70歲林姓婦人因工作長期久站,加上10年前一場車禍傷害,導致雙膝退化。退化性關節炎和半月板磨損,令她經常步履不穩、雙腿無力,退休後幾乎足不出戶。去年年中,林婦在子女勸說下至羅東博愛醫院骨科接受雙膝全關節置換手術,術後她積極復健,半年內便恢復行動能力,自由外出,重拾退休自在新人生。 -
51歲男突發心因性猝死 新式血管外去顫器技術成功救回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356651歲的王先生於今年1月突發心因性猝死,家人機警發現並緊急送往亞東醫院急診室,經與家屬詳細溝通討論,亞東醫院心臟血管中心內外科醫療團隊成功完成全台首例於導管室「血管外心臟整流去顫器(EV-ICD)」的植入手術,王先生成功恢復生命徵象,經醫療團隊積極治療後,病情逐步好轉,意識狀態也從昏迷恢復清醒。 -
肥胖恐與200多種疾病有關 學會2招判斷體重是否超標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4280台灣成人每2人就有1人體重超標,推估超過1千萬名成人有體重問題,醫師呼籲,多數人對肥胖的危害認知不足,殊不知放任脂肪肆意發展而不加控管,肥胖恐提高超過200種疾病風險,甚至導致全因死亡率上升!文獻研究顯示,肥胖者併發心血管疾病與糖尿病的機率是一般人的數倍,且肥胖持續時間越久,發病機率的相差倍數越高。以心臟衰竭、心肌梗塞、腦中風和骨關節炎為例,肥胖10年發病率幾乎是肥胖5年者的2倍。另外,長期肥胖與預計壽命變短有關,研究也發現,BMI 30至35,平均預期壽命減少約3年、BMI為40-50,平均預期壽命更是大幅減少約8至10年。 -
人工關節置換手術需求攀升! 客製化手術讓行走更自然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4424隨著人工關節材料的進步,現在耐磨度已大幅提升,抗磨損可達30年以上。梁峻銘院長會根據病患本身的關節排列方式進行手術,減少對軟組織的破壞,讓患者在術後行走感受更自然,手術方式會將骨頭調整角度控制在3至5度之間,以確保最少的破壞、最好的術後感受。此外,搭配導航機器人,可在各種角度下測量關節的張力與穩定度,讓手術更加精準,患者的關節使用壽命也能因此而大幅延長。 -
告別關節疼痛!微創人工關節置換術 助銀髮族舞動人生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5409人工關節置換後可用多久呢?梁峻銘院長提到,人工關節的使用壽命依材質與加工技術而異,健保給付的人工關節一般可用10至15年,自費選項則能延長至30年以上,目前人工關節可使膝蓋彎曲達130至140度,足以應付日常活動,如使用蹲式廁所,只要術後保養得當,人工關節的耐用性足以滿足大多數病患的需求。 -
年輕糖尿病患陷「糖胖失控」危機! 治療新趨帶來曙光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761根據台灣糖尿病年鑑統計,目前台灣糖尿病患已超過220萬人,而國際糖尿病聯盟預測,台灣患者人數在2030年將直逼300萬大關。專家表示,目前仍有約5成患者未達到糖化血色素(HbA1c)小於7的控制目標,其一原因可能與血糖與肥胖交互影響的惡性循環相關,呼籲糖友重視血糖、體重共同控制的重要性。 -
ADHD不只影響專注力! 英國研究:不治療恐減短壽命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423根據衛生福利部心理健康司的資料顯示,台灣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盛行率為9.02%,但只有1.62%接受診斷,更只有1%左右接受完整治療,為此衛福部也呼籲父母即早讓孩子接受診斷,莫錯過黃金期。近日,《NPR》一則報導指出,國外有研究發現,患有ADHD的成人,壽命較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