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大數據
-
招募 50萬人 台灣精準醫療計畫成果登《Nature》期刊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4359由中央研究院領銜的「台灣精準醫療計畫(TPMI)」建構出全球規模最大的漢人精準醫療研究族群,並結合基因資料及臨床資料,發展出多種疾病的風險評估方法,為全球十多億漢人族群健康照護提供了關鍵基礎。中研院廖俊智院長表示,過去全球精準醫療的基礎資料多來自歐美族群。TPMI建立台灣的疾病研究大族群及數據,讓世界了 解漢人族群的基因特色與疾病的關聯。這不只是科研突破,更是公共健康的里程碑。 -
增益性建議偏誤恐成壓力源 學會「少做」維持心理健康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8773中秋佳節剛過,國慶連假即將來臨,而10月10日除了是國慶日,同時也是「世界心理健康日(World Mental Health Day)」。董氏基金會提醒民眾,大多人在向他人提供心理健康的建議時,會傾向於讓對方「做什麼來改善」情緒,但這樣的做法有時反而可能變成另一種壓力。與其一味追求增加新的行動,不妨試著「停止某些有害行為」。 -
B肝疫苗不只防肝病 北醫大研究:還能降低糖尿病風險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5129臺北醫學大學最新研究發現,具有B型肝炎免疫力的民眾罹患糖尿病的風險可降低15%,這項研究結果不僅揭開了B型肝炎疫苗額外的效益,也肯定了台灣長期實施的B型肝炎疫苗政策帶來的健康價值。2025歐洲糖尿病研究學會年會(European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Diabetes, EASD)於9月15~19日在維也納舉行,北醫大研究團隊於會場發表有關B型肝炎免疫力可降低糖尿病風險之相關研究,同時該研究也已刊登於國際期刊《Diagnostics》。 -
中醫從傳統醫學走向實證 中西醫整合臨床實踐造福患者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5149台灣顏面針灸醫學會名譽理事長沈瑞斌表示,美顏針能針對多種臉部問題,包括膠原蛋白生成、緊緻肌膚、撫平細紋與法令紋,針對皮膚問題也有幫助,像是皮脂分泌過多、油脂不平衡導致的痘痘、酒糟膚質或乾燥泛紅,也常見在治療後獲得改善。臨床應用已相當廣泛,且安全性相對於部分侵入性醫美更高。透過科學數據的支持,這項療法有機會成為整合醫學的典範。 -
立院公聽會聚焦醫療法修正 各界籲鬆綁限制、引資助醫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5245立法院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13日舉行「醫療法第49條及第50條修正草案」公聽會,討論醫療社團法人與私立醫院在台灣醫療與公共衛生體系中的定位、現況與轉型挑戰。多位立委及專家一致認為,適度鬆綁法規、引入法人資金,將有助於醫院營運穩定與醫療永續。 -
因應永續發展環境 北榮舉辦健保改革暨智慧醫療研討會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5065為回應健保制度調整與智慧醫療應用趨勢,台北榮民總醫院7月25日舉辦「健保改革暨智慧醫療研討會」,作為2025年度醫療機構永續發展中高階主管研習班第一梯次課程。國俊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主委嚴德發出席致詞時表示,醫療機構需正視未來所面臨的挑戰與機會,積極研擬可行策略,推動體系永續發展,確保醫療服務品質與民眾健康福祉。 -
AI解密微小細胞核宇宙! 陽明交大開拓癌症新分析途徑
醫藥衛生 / 智慧醫療5657想像DNA是一條長達2公尺的毛線,卻被精密地摺疊收納進直徑僅約5至10微米的細胞核中,形成複雜的「毛線球」宇宙。陽明交大資訊工程學系研究團隊運用AI技術,開發出名為EpiVerse的研究工具,協助科學家以全新方式探索這個隱藏於細胞核中的微觀結構。相關成果已發表於頂尖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 -
台灣顏面針灸醫學會赴韓參加K-MEX 促中醫國際交流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5514台灣顏面針灸醫學會名譽理事長沈瑞斌醫師表示,此行受首爾韓醫師會邀請,籌組「台灣館」,希望讓韓醫界與相關產業看見台灣中醫發展的潛力。台灣館以「Facial Acupuncture and AI」為主題,展出多項創新成果,例如結合影像辨識與大數據分析的AI美顏診斷系統,針對不同臉部結構,提供個人化的醫療建議。沈瑞斌醫師進一步指出,台灣中醫在顏面針灸、美顏針等技術上已相當成熟,目前也與輔仁大學、長庚大學進行學術與臨床研究。美顏針創始人宋貞和醫師更親臨台灣館與台灣團成員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