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大數據
-
北榮研發AI預測心衰竭風險 大幅提升洗腎患者生命安全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94大部分洗腎患者死於哪一種疾病?答案是心血管疾病,而非一般人所認為的腎臟疾病。據統計,心臟衰竭為洗腎病人的主要死因之一,為了降低心衰風險,台北榮總與賽仕SAS電腦軟體業者成功開發人工智慧預測系統,大幅提升洗腎安全性。 -
怕忘記新冠疫苗第2劑施打日? 疾管署V-Watch來提醒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4653今(22)日牛津AZ疫苗開打首日,疾管署與HTC協力開發V-Watch健康回報系統同時上線,除自動提醒第2劑日期外,接種頭7天也要每天回報身體狀況,接著漸漸拉長回報時間點,維持1年半,民眾也可利用系統瞭解疫苗相關知識,衛福部則會分析資料大數據,任何參與民眾都可以無條件退出,資料也會立刻刪除。 -
23歲男模張誌軒送醫不治 主動脈剝離重要危險因子是它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4310藝人「小鬼」黃鴻升去年也因主動脈剝離而逝世,而年紀更輕的張誌軒,同樣死於主動脈剝離,令人震驚,難道這類棘手的急重症心血管疾病有年輕化趨勢? -
接種AZ疫苗vs.血栓發生率 李秉穎:科學證實不相關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364李秉穎表示,AZ公司在歐洲開放施打後,就持續觀察接種者狀況,接種後深度靜脈栓塞觀察值15,遠低於期望值704.87,簡單來說,在沒有施打疫苗狀況下,也會有704.87位民眾發生深部靜脈栓塞。 -
衛福部癌症精準醫療整合平台 擬6、7月啟動造福癌友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2896台灣國家級人體生物資料庫整合平台(NBCT)首次與國際藥廠簽署合作協議,精準醫療大數據得以應用在癌友治療上,透過基因檢測結果,提供最適合的癌症標靶用藥給參與此計畫的病患。 -
陽明交大運用AI找出4款新冠潛力藥 莊人祥:樂觀其成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2729陽明交大校長林奇宏表示,研究團隊透過人工智慧及大數據方法,從全球已在使用的大量藥物中篩出巴色匹韋(Boceprevir)、特拉匹韋(Telaprevir)、奈非那韋(Nelfinavir),以及其中1種抗發炎舊藥(JMY206)。 -
Google與Mayo Clinic合作 設立醫療數據研究辦公室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020根據外電報導,這項維持10年的合作關係,在2019年9月首次啟動,將Mayo Clinic醫院數據儲存在Google Cloud,同時開發出不同疾病機器學習模型、人工智慧診斷、虛擬照護平台等資訊平台,AI指導癌症放射治療治療。 -
個人化精準醫療發展指標台灣排第2 健保資料庫當後盾
醫藥衛生 / 生醫產業3578亞太區「個人化精準醫療發展指標」評審嚴謹,由15位跨國主要醫療照護專家主導及評分,透過資料分析評估亞太區11國在實踐個人化醫療上的完善程度,給分指標原則為「對的時間」、「提供量身訂做個人化照護」、「給對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