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大腸癌篩檢
-
癌症時鐘快轉16秒! 罹癌發生率增加所幸死亡率下降
癌症新知 / 癌症百科8382國健署癌症防制組林莉茹表示,2017年癌症發生年紀中位數,與上1年(2016)一致,都是63歲。但隨著人口老化與不健康生活形態,癌症發生人數恐持續上升,比較男性與女性新癌發生人數,男性有5萬9,297人,每10萬人口約335.7人發生癌症;女性有5萬2,387人,每10萬人口約281人;男女各增加5.7人與11.9人。 -
年節吃喝掌握4要訣 遠離大腸癌風險「腸」命百歲
癌症新知 / 腸癌4102國民健康署建議,尾牙、春酒聚餐時,民眾最好多挑選當季新鮮、顏色豐富且富含纖維的蔬菜,少吃紅肉(豬、羊、牛)及加工肉品(煙燻、鹽漬或以亞硝酸鹽加工)等被證實會提高大腸癌發生率的食材,改以魚肉、瘦鷄肉代替紅肉,烹煮時盡量少油、少鹽、少糖,才能減少肥胖及罹患大腸癌風險。 -
罕見壺腹癌難確診 家族性腺性息肉患者屬高危險群
癌症新知 / 其他癌症7694財團法人肝病防治基金會表示,壺腹癌是罕見癌症,如果腫瘤阻塞膽管或胰管而引致不適,就有機會提早發現,但如果腫瘤是往周邊擴散則較難察覺,如有不名原因肚子痛、黃疸、發燒,就應提高警覺。前教育部長吳京於2008年年初也是因壺腹癌病逝,享年74歲。 -
胃癌全球死亡率排名第3 癌前除菌可減少8成
癌症新知 / 胃癌4731台灣消化醫學界成功主辦2019亞太消化系醫學會單一主題會議「篩檢及根除幽門桿菌以預防胃癌之現有證據及亟待解決之議題」,會議結束後,台大醫院副院長吳明賢與台大醫院內科部教授劉志銘籌劃胃癌預防的全球共識會議,國內外30名學者專家齊聚一堂,擬定共識。 -
烤肉慎選優質蛋白質肉類 中秋團聚健康無負擔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3377劉馥萱營養師以中秋烤肉為例,認為只要多用點心,也能吃得健康,像是選擇優質蛋白質,如果肉上面有外皮或肥肉,就應去除,並少吃香腸、培根、米血、貢丸等加工製品。 -
國人10大癌症關鍵報告 每4分58秒就有1人罹癌
癌症新知 / 癌症百科198癌症的持續監測,成為政府制定防治措施及醫療資源配置的重要依據。從105年衛生福利部癌症登記報告中發現,新發癌症人數為10萬5832人,較104年增加676人,癌症時鐘又快轉2秒,平均每4分58秒就有1人罹癌。 -
遠離沉默殺手大腸癌 定期篩檢不可少
癌症新知 / 腸癌4861大腸癌發生人數連續11年盤踞10大癌症之首,根據國民健康署最新癌症統計資料顯示,發生人數從民國95年開始攀升,每年罹患人數約1萬5千人;死亡人數約5千700多人。 -
抗癌3箭齊發 遠離癌症風險就該這樣做
癌症新知 / 癌症百科286在癌症面前,人人平等,無分窮貴,都有罹癌可能。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提出健康生活、抗癌「3支箭」即「我願意戒除抽菸、喝酒、嚼檳榔」、「我符合篩檢資格,我願意4癌篩檢全壘打」、「假如我是癌症病人,我願意接受治療」,希望全民免於癌症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