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天然食物
-
巧克力依可可含量可分4種 購買選這1款更有益身體健康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2506台灣海洋大學食品科學系助理教授王上達表示,市售巧克力產品外包裝上一定會註明「%(百分比)」,這代表總可可固形物的含量百分比,當數值越高時,入口時苦澀感就會更明顯。 -
冷氣團南下採買年貨注意保暖 春節零食選購重點1次看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2365農曆春節將至,根據中央氣象局氣象預報資料顯示,預計週二至週三(1月17日至18日)各地氣溫明顯下降。這兩天受到大陸冷氣團影響,北部及東北部天氣偏冷,其他地區早晚偏冷。衛福部國健署長吳昭軍提醒民眾,外出採買年貨同時,也要密切注意氣溫變化,當氣溫驟降或溫差過大時,易引發血管收縮,對於三高的病人包括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患者易造成血壓突然升高,容易增加心臟病及中風的風險。 -
白內障食療、點眼藥可以好? 專家破除網路免開刀謠言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3061網路上流傳1則「南瓜加它吃1口,老花眼白內障不見了!」的影片,講得活靈活現,好像常吃南瓜、黑芝麻、苟杞、花椰菜、紅蘿蔔、菠菜等天然食物,就可以治療老花眼、白內障。三總眼科部主任呂大文表示,這根本是無稽之談!另1段長度約1分鐘影片,形式看似新聞報導,內容提到白內障可免開刀,用眼藥水就能治療。還出現「三軍總醫院眼科部部主任呂大文教你1招,不用手術擺脫白內障,恢復視力5.0」的字樣,其實是不肖人士建立的一頁式詐騙網站。 -
糖尿病「鉻」種飲食穩控血糖! 苦瓜、肉桂同為好選擇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3451據統計,全台糖尿病人數已突破230萬人,是國人最常見的代謝異常疾病,糖尿病的成因大多胰島素分泌不足或作用不良有關,飲食西化及肥胖更是助長糖尿病的重要原因,特別是高糖、高油及重鹹的飲食,都會增加胰島素阻抗,導致血糖不平衡。由此可見,對健康成人而言,日常飲食內容與血糖是否穩定息息相關。不少科學文獻指出,在各項天然食物中蘊含幫助血糖調節的潛力,包括易取得的苦瓜、肉桂以及微量礦物質元素鉻,各別具有幫助血糖穩定的活性成份。藥師林東慶提醒,有血糖控制問題的人,應多攝取健康有益的天然食物。 -
消基會抽查18件進口醬料 酸類及酯類防腐劑含量均合格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2493消基會在2022年6月底至7月中旬間於大台北地區的量販店、超市、福利中心、雜貨店及網路等地購買了18件樣品,其中有6件魚露、5件辣椒醬、2件蝦醬、2件叻沙醬及3件其他類。若檢視產地,有3件為台灣生產,其餘15件都為進口,分別有8件來自泰國,3件來自越南、2件來自印尼、1件來自中國大陸、1件來自菲律賓。其中發現標示及防腐劑含量均符合規定。 -
營養師教你「吃」出日常免疫力 除鮭魚之外還能吃蔬果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3250疫情期間除了勤洗手戴好口罩之外,我們也可以吃一些天然食物,來增加免疫力。像是台灣盛產的地瓜富含維生素A,對保護皮膚有幫助,而皮膚佔了我們人體最大的面積,是對抗外面病菌的第一道防線。 -
鹽多必失健康但缺鹽也不行 專家告訴你日常減鹽8技巧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539鹽在飲食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鹽可以維持身體電解質的平衡、幫助神經傳導,同時也是肌肉收縮及放鬆必需的微量元素。不過,鹽攝取太多的話,無形之中潛藏健康危害的風險,減鹽可以從哪些方面著手呢?讓專家教您幾個小技巧。 -
葉酸能幫助胎兒神經系統發育與活化 孕媽咪如何補充?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15018懷孕初期是胎兒神經器官發育的重要時期,而葉酸對胎兒的腦部神經發育非常重要,國民健康署提醒有懷孕計畫的婦女,應在備孕期多加攝取富含葉酸的天然食物,在良好健康狀態下懷孕,讓寶寶健全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