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太衝穴
-
妊娠高血壓恐致早產 杜仲續斷茶加穴位按摩助穩定血壓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16158孕育新生命固然是充滿喜悅與期待的過程,但期間仍可能面臨許多風險,妊娠高血壓便是其中之一。所謂的妊娠高血壓指的是孕婦原先沒有高血壓病史,但是在懷孕20週後發生血壓升高的情形,醫學上的定義為收縮壓大於140mmHg或舒張壓大於90mmHg。由於罹患妊娠高血壓可能會引發子癲前症、子癲症,以及肝腎臟功能異常等併發症,令許多孕婦聞之色變。 -
現代女性不到40歲就出現更年期徵兆? 中醫揭兩大元凶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5774張賜興醫師分享,1位不到40歲的女性,長期出現月經紊亂、經血量多且伴隨血塊、經期疼痛明顯,潮熱盜汗、陰部乾燥、白帶多,咽乾舌燥、筋骨僵硬、腰膝痠軟、失眠多夢合併子宮肌瘤,且有乾眼症、乾燥症、賀爾蒙檢查低下等症狀。對此,張賜興醫師經中醫辨證後,認為患者較偏向腎陰虛體質,因此治療以補腎陰、滋陰血為主,經過約2個月調理,患者身心不適等症狀明顯改善。 -
濕重節氣穀雨到!黃耆、陳皮聯手 利水消腫、調理脾胃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4593「穀雨」是春季的最後一個節氣,俗諺有云:「清明斷雪,穀雨斷霜。」穀雨的到來象徵著告別春寒料峭的天氣,氣溫逐步升高,伴隨著雨水的增加,有利於農作物的生長。然而,隨著大氣的濕度及溫度兩相提升,濕邪及熱邪也將交織作亂,若是未能及時遏止,將使病情蔓延至炎炎夏季,因此仍須加以防範。 -
清明時節易受外邪侵襲 中醫師推薦2食補、3穴位健脾胃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4247清明節為中國傳統的祭祀節日,亦是一年當中的第5個節氣「清明」,此時,春意盎然,萬物復甦,正是踏青賞春的好時節。據氣象預測顯示清明連假天氣變化大,尤其適逢清明時節氣候冷熱交替、乍暖還寒,陳柏太中醫師指出,此時節人體容易受到外邪侵襲,因此,如何順應節氣進行養生保健尤為關鍵。 -
春分節氣宜養肝!中醫傳授玫瑰甜酒桂花釀 可疏肝理氣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3964春分是24節氣中的第4個節氣,也是春天的中分點。宋朝詩人袁說友的《同子隆次公小飲》「老境昏昏只醉眠,不知門外艷陽天。悉為有客攜壺至,又以閒人到酒邊。山路試登桃映口,溪城一望草如煙。春分花事今多少,未覺心情勝去年。」這樣的心情情境很適合春分時的節氣,慵懶中帶著新萌芽的期待感。 -
春回大地細菌病毒活躍 節氣養生不怕流感、春困找上門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7311春雷一響迎驚蟄,病菌也跟萬物開始蠢蠢欲動!24節氣中的第3個節氣「驚蟄」,其名字來源於「驚」字,意思是萬物驚動,冬眠的動物和昆蟲在這個時候開始復甦,準備出來活動。春回大地,氣候逐漸回暖,冷暖空氣交替,也是各種細菌病毒的活躍時節,因此一不留意就容易感冒、打噴嚏。 -
媽媽泌乳不順壓力大!中醫對症下藥 按摩食補雙管齊下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3657產後婦女常擔心乳汁分泌不足,無法滿足寶寶需求,進而產生巨大壓力!此時可透過中醫調理與食補幫助身體恢復,改善哺乳狀況。中醫師周大翔指出,產後乳汁分泌不足,在中醫上稱為「缺乳」,可分為「虛證」與「實證」2類,虛證多因氣血不足,實證則與氣鬱有關。若乳汁阻塞導致乳房腫脹發炎,應避免使用補氣、補血的藥材,也不要攝取麻油類食物,以免加重症狀、火上澆油。 -
備孕夫妻別亂吃!中醫授補腎暖宮方法 提升受孕成功率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3617有生育計劃的夫妻若想提高懷孕機率,光靠運氣可是不夠的,應該從飲食、生活習慣開始調整!中醫師康涵菁表示,重口味、油炸或是加工食品吃多,可能造成體內荷爾蒙的紊亂,影響到排卵、精子品質,建議最好多攝取蔬果、優質蛋白質,幫助身體進入最佳備孕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