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奶瓶
-
塑膠環保食器新規範 7月起須清楚標示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4181自106年7月1日起製造的食品器具、食品容器或包裝,只要與食品接觸面的地方含有塑膠材質,就須依食安法第26條標示,且須讓消費者了解產品適用於那些食品、為重複性或一次使用等資訊。 -
齒列不正會遺傳? 早期矯正及早改善咬合不良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2806「家裡一人戽斗,全家都戽斗;或是一人暴牙,全家都暴牙,這是屬於遺傳。」牙齒矯正專科醫師吳碧礽指出,小朋友牙齒不整齊有很多種原因,遺傳是其中一種。她指出,有的小朋友一出生就有「骨性暴牙」或「骨性戽斗」的問題,建議家長可以在小朋友長出4顆門牙以後,就去找矯正醫師討論治療方式,達到早期治療的效果。然而,如果只是牙齒比較不整齊,臉型和骨頭長得正常,可以等到12歲以後再去矯正,擔心的話可以在8顆門牙長出來時,先去找醫師諮詢做分階段治療。 -
寶寶中耳炎不會說 新生兒吸允母奶可遠離風險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1738 -
保溫杯方便無負擔? 小心危險帶身邊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2532現代人使用保溫杯或保溫瓶非常頻繁,有些媽媽外出時隨身攜帶以滿足寶寶喝奶的需求;上班族常準備養生茶飲,也是習慣往保溫瓶裡倒。但保溫杯若錯誤使用,恐怕「養生」變「傷身」。 -
學齡前蛀牙近8成 預防嬰幼兒齲齒從孕期開始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19173月20日是「世界口腔健康日」。衛生福利部與中華民國牙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攜手合作,自105年3月21日至4月5日,舉辦「孕婦嬰幼兒親善牙醫院所」活動,提供孕婦及12歲以下兒童,於活動期間持健保卡至「孕婦嬰幼兒親善牙醫院所」就診,可享免掛號費福利。 -
家事達人陳映如 教你年節掃除不費力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157對於掃除工作有效率的做法,陳映如建議先由家門往內清掃,較靠近外面的窗戶、客廳等先清理乾淨,可避免因髒亂物品、抹布等拿進拿出而又把家裡弄髒。「由上而下」也是同樣的道理,先從高處如天花板、燈具、氣密窗等開始打掃起,接著打掃窗戶、家具設備等,最後才掃地板。 -
「刷」洗蔬果有撇步 農藥蟲卵不殘留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170中秋節將至,中山醫學大學前校長王進崑表示,應景食品如月餅和烤肉是高油、高熱量食物,民眾應搭配大量蔬果食用,才是健康吃法。不過蔬果要正確清洗,去除農藥及蟲卵殘留,才能吃出健康。 -
快問快答》10大常見問題 一次搞懂腸病毒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079腸病毒是一群病毒的總稱,包括23型A群克沙奇病毒、6型B群克沙奇病毒、3型小兒麻痺病毒、30型伊科病毒及最後發現的68至71型腸病毒等60幾型,近年又陸續發現多種型別。此種病毒世界各地都有,通常在夏季、初秋流行,台灣地區因位在亞熱帶,所以全年都可能有感染之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