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如廁
-
沖馬桶讓細菌飛滿天 醫師點出使用公廁3大風險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4766據國外媒體報導指出,沖馬桶的氣旋會將糞便、病菌或微生物噴到4.5公尺距離,落在衛生紙、門把等周遭物品上。在醫療機構中的公共廁所,如果為蹲式,或沒有使用馬桶蓋,就可能讓如廁空間充滿致瀉病菌。 -
癌友新冠肺炎期間 6招飲食提升保護力增加存活率
健康養生 / 話題懶人包4690國民健康署王英偉署長提供癌友飲食保健6招「衛生安全排第一、新鮮天然ㄟ尚好、維持體重不下降、吃得夠且均衡多樣化、多吃優質蛋白質、適當補充營養素」,呼籲癌友及家屬(照顧者)應挑選優質的食材,正確的烹調,維持良好的營養狀況,有助於癌友降低治療的副作用,提升免疫力、改善生活品質,才能增加治療效果與存活率。 -
耳鼻喉科醫師創意改良面罩 疫情當前醫病皆保障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9319日前中央疫情指揮中心為了保護醫療人員的健康安全,發配面罩供醫師使用,以阻隔飛沫傳播,但發配的面罩配戴時卻會與耳鼻喉科醫師使用的頭鏡衝突,就有資深醫師創意發想巧手改造,讓看診過程中醫病雙方皆安心,並將作法熱心分享給其他醫療人員。 -
中醫師提供防疫大補帖 補足身體陽氣完善自我免疫力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10309鄭愛蓮表示,不論小感冒、流感、甚至武漢肺炎,感染風險都與免疫力息息相關,如果免疫力能夠正常運作,自然微生物入侵引發的傷害就能降低。可是現代社會工作忙碌,生活作息不正常,睡眠不足,身體就容易免疫力下降,任何傳染病感染風險都會增加。而目前正是疫病關鍵時間,建議最好11時前就要睡。 -
搶不到口罩正確洗手防疫簡單有效 尤其在6種情況下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5740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主任許惠玉說明,正確洗手是最簡單有效預防傳染病的方法,包括普通感冒、流感、冠狀病毒、腸病毒、諾羅病毒、輪狀病毒、A型肝炎、桿菌性痢疾和傷寒等呼吸道症狀和感染性腹瀉,還有易造成不孕症的塑化劑等環境荷爾蒙,都可以藉由正確洗手有效減低危害。 -
便秘非小事!她逾半年排便不順 檢查竟發現罕見腫瘤
醫藥衛生 / 罕見疾病4567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乳房外科主任暨消化外科主治醫師王文科說明,許多患者是接受胸部X光時,才意外發現罹患此罕見良性腫瘤,如果是年輕族群出現腹腔腫塊,就應該考慮是否為Castleman疾病。所幸,該腫瘤雖然罕見,但只要手術切除即可,各種不適症狀皆會在術後消失,至於腫塊則很少復發。 -
尪龜頭包皮炎外面有小三? 糖尿病藥物讓他有苦難言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4318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內分泌及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鄭筆聳表示,該患者認為可能是換藥所引起,因此至門診時,帶著SGLT-2i(第2型鈉-葡萄糖轉運蛋白抑制劑)服降血糖藥一併檢查。 -
我要活下去! 7成以上癌友支持新藥部分負擔
醫藥衛生 / 全民健保2594台灣癌症基金會副執行長蔡麗娟表示,近年來接到許多病友及家屬反應,與其等待,更希望能與政府共同承擔部分藥費,早日用到新藥,開啟自己或親人的一線生機。為此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1項名為「新藥與新科技部分負擔民眾願付價格」調查,以病友為中心,針對癌症病友及其家屬 共有909人與無罹癌經驗一般民眾 300人,有效樣本1209人,進行隨機抽樣,調查其為使用健保尚未給付的新藥新科技的願付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