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子宮內膜異位症
-
四物湯催生子宮肌瘤? 陳潮宗:找錯元凶
兩性關係 / 女人幫2689陳潮宗表示,四物湯在中醫臨床應用中已有數千年歷史,應用相當廣泛,由熟地、當歸、川芎、白芍四味藥組成,自古以來即為補血調經的基礎方,亦被稱為婦科聖藥。現代臨床上經常用於處理婦女月經不調、痛經、血虛等問題,甚至常應用於骨傷科疾病。 -
熟女腰痛 竟是子宮內膜異位瘤緊捆輸尿管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4707三軍總醫院婦產部王毓淇醫師表示,蔡小姐在南部某醫院接受超音波及電腦斷層檢查,結果顯示,深層子宮內膜異位瘤造成右側腎水腫,該院醫師緊急置放雙J輸尿管導管及右側經皮腎臟導管,暫時改善症狀。 -
年輕姊妹AMH濃度過低 卵巢早衰如更年婦女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20926歲擔任房地產專員的妹妹結婚2年卻遲未有懷孕喜訊,自認年輕、生理機能佳,但至不孕症門診檢查後,卻發現AMH濃度僅有0.91,刺激排卵數不到2顆,卵巢功能退化猶如更年期婦女。27歲的姐姐是一名上班族,生活起居、經期正常,檢查後竟也發現AMH濃度僅0.83。 -
子宮內膜異位拖延治療 卵巢腫瘤如小玉西瓜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2585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婦產部主任劉偉民表示,這名病患因卵巢子宮內膜異位瘤,在其他醫院接受過2次手術搭配藥物治療,3年前再度復發,轉至北醫附醫婦產部求診,再度接受手術治療。 -
裘莉切除卵巢防癌 英研究:生一胎降2成風險
癌症新知 / 癌症百科1972英國牛津大學(University of Oxford)的腫瘤病理學家,同時也是這次研究的主導者Kezia Gaitskell博士表示,曾有科學家說明生兒育女可以降低罹患卵巢癌的風險,但這次牛津大學的研究是有數據說明的,更證實了這個說法的可信度。 -
卵巢癌年輕化 19歲女大生良性卵巢囊腫癌變
兩性關係 / 女人幫55卵巢癌早期幾乎沒有症狀,被喻為「婦科癌症中最可怕的隱形殺手」。北醫附醫婦產部主任劉偉民指出,即使隨腫瘤逐漸長大,壓迫到鄰近器官,產生輕微症狀,也容易被輕忽。多數病人直到腹脹、腹痛、消化不良、食慾降低,就醫治療,但卵巢癌多已進入第三期以上。 -
按摩無法趴臥 卵巢腫瘤大如籃球
兩性關係 / 女人幫2281「5成卵巢癌患者發現時已為晚期」台灣婦癌醫學會理事長屠乃方說明,卵巢癌初期無癥兆,只有背痛、疲勞、腹脹、腹痛、便秘、頻尿、體重增加等症狀,易被當作小問題而延誤診斷,半數患者發現時已屬第三及第四期。 -
腹腔沾黏威脅女性健康 恐性交疼痛
兩性關係 / 婦科診療室3053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婦產部主任劉偉民表示,腹腔沾黏是一種常見又麻煩的婦科疾病。當腹腔組織與器官發炎或受傷,在修復的過程中產生不正常的結締組織沾黏,使原本分開的組織或器官相互黏在一起,形成腹腔沾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