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子宮內膜異位症
-
子宮內膜異位治癒 不孕婦喜獲一子
兩性關係 / 不孕症3616雙和醫院生殖醫學中心陳碧華醫師表示,小珍和先生結婚以後就一直很想要有自己的小孩,但是嘗試許多方法還是「做人失敗」,在確診為子宮內膜異位症後,積極治療,第一次做試管嬰兒就成功懷孕,不過,喜悅的後面還要克服許多關卡。 -
想生要趁早! 掌握37歲前黃金生育期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2059專科醫師建議,想要生育的婦女最好在37歲前完成,以避免卵巢早衰造成懷孕困難。年輕婦女則建議每次可只植入2個胚胎,剩餘胚胎能冷凍備用,以降低生產風險。
-
喝雞精養卵 醫師:無科學根據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653032歲的吳小姐,一年半前開始準備懷孕,卻遲遲沒有動靜,夫妻到醫院檢查結果都正常,但婦產科醫師告訴她卵子長不大,所以不容易懷孕。後來吳小姐看到網路傳言,以為每天喝雞精或滴雞精可以養卵,讓卵子變大,更可提升卵子品質。 -
婦人經痛19年 子宮「糾」腸難分離
兩性關係 / 婦科診療室3288現年46歲的賴姓女教師為婦科病痛纏身19年,今年2月由先生的陪同下,前往北醫附醫婦產部主任劉偉民醫師門診求助。劉偉民醫師表示,剛開始為她安排了婦科超音波檢查和內診,發現賴姓女教師不只是卵巢上的子宮內膜瘤,同時也罹患子宮肌腺瘤,更嚴重的是她的骨盆腔底部,也就是子宮後壁和直腸之間竟然已經完全「黏死」,動彈不得。 -
罕見處女姊妹罹婦癌 民眾勿持處女膜情結
兩性關係 / 婦科診療室2609這對姊妹年齡分別為38歲及34歲,兩人不但未婚、從未有過性經驗,而且也無家族病史。劉偉民醫師提到,妹妹因陰道不正常出血四處求醫,不同醫師都以黃體素和避孕藥等荷爾蒙類藥物治療,卻不見好轉,因此轉至北醫求治。經腹部超音波檢查,發現子宮腔肥厚,懷疑罹患「子宮黏膜下肌瘤」,需接受子宮鏡手術切除。 -
女性多年不孕 可能是子宮內膜異位所致
兩性關係 / 婦科診療室2102台北康寧醫院婦產科主任楊再興表示,現代女性傾向晚婚、晚孕,使國內「不孕症」女性高達一成五。根據臨床顯示,在不孕症患者中有兩成原因不明,其實大部分都是因為第一、二期的「輕度子宮內膜異位症」所導致。而在35歲以上高齡不孕婦女當中,更有超過五成是輕度子宮內膜異位症造成。 -
防曬乳、指甲油 恐引發子宮內膜異位症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315在一般人的防曬觀念中,最常使用的就是出門前塗抹防曬乳液,這也是最簡便的方法,但是現在有研究指出,防曬霜、指甲油、和化妝水中的常見成分苯甲酮,其實與女性的「子宮內膜異位症」有關係,研究成果發表在《環境科學與技術》期刊(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當中。 -
經期異常便秘腹瀉 小心子宮內膜異位
兩性關係 / 婦科診療室3501日前一名28歲的女性,生理期經常嚴重經痛與腹瀉,自行購買成藥吃,藥效卻愈來愈差,最後腹痛難忍到急診求助。經腹腔鏡檢查後發現,該名病患雙側卵巢長了巧克力囊腫,合併腸子有子宮內膜異位組織附著,造成腸沾粘。最後安排腹腔鏡手術,疼痛才得到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