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子癲前症
-
穩定甲狀腺疾病好「孕」跟著來 檢測TSH可排除異常
兩性關係 / 婦科診療室3408根據多篇文獻顯示,如果孕婦有甲狀腺功能亢進,又缺乏適當治療會增加胎兒早產、死產、生長偏小、子癲前症及心衰竭的風險,因此應該積極處理。我國的內分泌學會指引建議,患者在甲狀腺功能亢進受到控制前應實施避孕,且若有計畫懷孕,應該請醫師把處方藥物換成PTU(Propylthiouracil),一般認為妊娠前3個月服用PTU較為安全。若是在第一孕期就使用其他甲狀腺亢進藥物,會增加先天畸形的機率,例如先天性皮膚發育不全、後鼻孔閉鎖、氣管食道廔管、臍膨出等。 -
孕婦體重過度增加 恐引發子癲前症危及母嬰健康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3938亞大附醫產房主任魏沛秝表示,子癲前症又稱為妊娠毒血症,是產科醫師最擔心的懷孕疾病,可能成為孕婦及新生兒死亡、早產的主因之一。該患者懷孕時身體質量指數(BMI)高達35,體重80公斤,且妊娠20周以後,間隔6小時以上2次血壓測量皆超過140/90mmHg,並合併全身性水腫,確診為子癲前症。 -
孕婦瑜珈透過呼吸練習 紓解孕媽咪緊張情緒與壓力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3147個案管理師葉如燕表示,晚婚晚孕已變成普遍的現象,懷孕年齡越大,相對地高血壓、妊娠糖尿病或其他高危險妊娠合併症的機率也隨之增加。醫院貼心舉辦「孕期瑜珈體驗課程」,由專業孕婦瑜珈師資認證的老師幫準媽媽們上課,以溫和的動作進行伸展、舒緩情緒,不少參加的孕婦媽媽表示,原本不清楚懷孕期間可以做甚麼運動,加上懷孕讓身體感到不適,但舒展四肢後讓身體變得輕盈了。 -
女性出生時體重過輕 孕期妊娠併發症比例增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39研究團隊分析5,336名懷孕女性,出生體重紀錄為低於2,500公克的女性為對照組,與體重正常、體重偏重的女性相較,分析懷孕時併發症風險高低變化。結果發現,與出生體重界介於3,000公克至3,499公克的女性相較,對照組於懷孕期間發生子癲前症的風險高1.7倍。如果與對照組相較,出生體重為3,500公克至3,999公克,或出生體重超過4,000公克的女生,子癲前症風險則降低4成。 -
孕婦超重、孕期高血壓 恐妊娠糖尿病上身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2957明明平常血糖值都正常,但懷孕之後血糖卻直線飆升,為什麼會這樣呢?研究發現,妊娠糖尿病跟遺傳、高齡、家族糖尿病史、體重過重或肥胖、孕期高血壓、不健康的飲食習慣息息相關,若不正視恐危害媽媽及胎兒健康。 -
阿嬤還想拚一胎 她62歲順利產下男嬰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1058想生小孩,媽媽年齡越來越不是問題,長庚醫院發布國內第二高齡的產婦順產案例,高齡62歲吳女士在接受人工生殖後,順利懷孕,在2月25日無預警破水住院,產程順利,僅花了66分鐘就產下一名2930公克的男嬰。更巧合的是,男嬰與吳女士36歲的大女兒竟是同月同日生,兩人剛好相差三輪。 -
女明星懷孕不變胖 產後迅速苗條秘訣
醫美減重 / 體重管理2064雅得麗生活診所林煜幃營養師指出,孕期監控體重是有必要的,尤其孕婦肥胖對胎兒的健康影響甚劇。肥胖容易提高妊娠糖尿病、子癲前症、死產、胎兒神經管缺陷、剖腹產率、早產、兒童代謝疾病等機率,對孕婦和胎兒都有不良的影響。肥胖者懷孕或懷孕期間體重增加過多,這兩種情況都屬於高危險妊娠。 -
創10年新高 剖腹生產人數直逼7萬6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2844國民健康局出生通報資料顯示,2003年產婦剖腹產率為33.7%,到2009年上升為36.2%,2010年還成長至37.2%。鄭博仁醫師認為,根據齡床經驗,一般合理剖腹產率應該介於25%至30%之間,今年卻可能突破40%,其間差異,存在著許多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