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孩童
-
愛喝手搖飲、晚睡不運動!10歲童竟罹脂肪肝 醫揪元凶
醫美減重 / 體重管理6988就讀小四的10歲陳小弟因感冒前往醫院看病,例行檢查發現體重竟50公斤,身體質量指數(BMI)達25,屬於肥胖體位。經進一步進行腹部超音波檢查,赫然發現肝臟呈現一片白亮亮的異常影像,確診罹患「脂肪肝」。奇美醫療財團法人奇美醫院急診醫學部急診兒科主治醫師張毓珊詳細問診發現,陳小弟喜歡吃白飯和炸物,1天1杯手搖飲料,下課後就直接去安親班,回家常打電動到很晚才睡覺,沒有運動習慣,導致脂肪堆積在肝臟,進而影響健康。 -
孩子心理健康出問題 精神科專家談兒童青少年情緒管理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3709近年來,國人對精神醫學的了解已大幅增加,尤其在成人個案中,對憂鬱、焦慮、失眠等情緒問題的求醫意願普遍提高。然而,對於兒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仍需更多努力。振興醫院精神醫學部兒童青少年暨婦女身心醫學科主任陳麗淇指出,許多家長往往拖延尋求幫助,直到孩子出現不願上學、家庭衝突加劇等情況,才會考慮就醫。家長在此過程中掙扎,一方面是孩子的症狀不典型,另一方面擔心就醫會帶來標籤,或需服用藥物。此外,現今生活壓力使家長難以抽出時間來思考如何幫助孩子,造成孩子與家長之間的困境。 -
和家中青少年一起聽音樂 孩子成年後親子關係會更緊密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3362在家中或是旅遊車途中聽音樂時,你和孩子習慣各自戴著耳機獨享,還是會播放出來彼此分享呢?從現在起,拿下耳機一起共享吧!根據2018年5月發表於《家庭溝通期刊》的研究指出,孩童時期,尤其是青少年時期,曾與父母一起欣賞音樂的孩子,在成年後普遍與父母的關係更好。 -
把握兒童黃金矯正期可不拔牙 適合寒暑假期間評估矯正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5577若兒童有錯咬、深咬或戽斗情況,及早介入矯正有助於改善骨骼朝正常生長,宋慧玲醫師強調,同時會注意牙齒生長空間是否足夠,當空間不足時,會使用口腔擴張器撐開顏面口腔骨骼,讓牙弓擴張以騰出足夠空間,有利於牙齒排列,以及利用快速矯正器配合記憶彈線,幫助齒型固定,透過早期矯正可縮短配戴矯正器的時間,進而達到矯正的目的。 -
國內托育亂象頻傳 專家籲記點制幫助家長避開地雷保母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3159保母虐童事件頻傳,情節重大者被廢止執業登記證,但現行法規對於輕微違規的屢犯保母,並無法則。托育及就業政策催生聯盟呼籲政府,建立違規計點制,避免家長把孩子交到地雷保母。 -
治療過敏兒氣喘!長庚推新技術 證實糞便採檢優於抽血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3440台灣學齡前兒童的氣喘盛行率高達10%,約有 12 萬名孩童深受其擾。為了改善診斷與追蹤方式,林口長庚醫院兒童胸腔內科教授級主治醫師邱志勇率領研究團隊,成功運用核磁共振儀(NMR)代謝光譜分析技術,以非侵入性方式動態監測腸道健康。 -
冬日燒燙傷危機!熱食、熱水竟藏陷阱 不小心恐釀悲劇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431寒流來襲,低溫之下,民眾最愛吃火鍋、泡熱水澡暖身,然而國民健康署強調,民眾在使用家電時,需留意燙傷風險,平時可透過預防措施,從細節做好燒燙傷防護。 -
高齡產婦如何生養?從備孕到產後照護 醫師完整告訴妳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11028根據內政部的資料顯示,112年的新生兒母親平均生育年齡為32.44歲,且第1胎的平均年齡為31.5歲,而35歲以上的生育者更是超過3成,顯現出國內的晚生現象。如此,高齡產婦也將成為國內至關重要的議題。若是生育年齡較晚,成為了高齡產婦該如何充分的準備,誕下健康寶寶的同時,也能保障母親的健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