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定期運動
-
今天量血壓沒?3成國人不知罹患高血壓 722測量護心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3648你今天測量血壓了嗎?依據111年衛生福利部死因統計,高血壓性疾病位居國人10大死因第7位,影響國人心血管系統、腦部血管、腎臟等器官的功能,引發心血管疾病、中風、腎臟病等重大疾病風險。國民健康署署長吳昭軍鼓勵民眾,運用722原則,養成正確量血壓並記錄血壓值,持續追蹤自身血壓數據,預防疾病保障健康。 -
每天只要快走超過4分鐘! 這類運動可降低3成罹癌風險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4244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可以降低罹患多種疾病的風險,包括心臟病和癌症。然而,1項最新研究發現,對於無法規律運動的人來說,即使每天只進行4分鐘的高強度身體活動,也有助於降低罹癌風險。 -
孤獨感與抽菸同樣致命! 尤其是孤獨的糖尿病患風險高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32戒菸、治療憂鬱症、定期運動和遵循健康的飲食模式都被認為是糖尿病患者保持心血管健康的最佳方法,但你知道嗎?與朋友保持聯繫,並傾訴心事,對心臟也有好處嗎?最近1項研究發現,對於糖尿病患者而言,孤獨感可能比飲食、運動、抽菸和憂鬱症,更容易成為罹患心臟病的風險因素。研究人員表示,此研究是基於人類天生的社交需求,以及需要有意義的社交關係來維持身心健康的理念,而開始進行的。 -
憂鬱症孕婦每5人就有1人! 研究:高達8成易患這疾病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748這項最新研究刊登於《Journal of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美國心臟協會期刊),評估懷孕期間患有憂鬱症的女性,罹患6種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其中心血管疾病包括心臟衰竭、缺血性心臟病、心律不整/心臟驟停、心肌病變、中風和高血壓。 -
血壓超標卻無感? 掌握2原則不怕糖尿病、中風找上門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4148血壓要如何量才正確?黃駿豐醫師表示,不少民眾反應,在家中量血壓都很正常,但一到醫院量血壓就飆高,懷疑自己是否健康出問題或是家中血壓計壞掉。但其實這是「白袍高血壓」,通常是病人進入醫療院所,因緊張等情緒或壓力,讓心跳加快、血壓變高。為避免血壓測量的結果不正確,醫師建議測量血壓前30分鐘記住3不1要。 -
拯救長新冠!乾咳、頭痛、腹瀉怎麼辦? 中醫公開解方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6659近2年來,全球新冠肺炎大流行,大眾起初認知病毒只會攻擊肺臟,但隨著確診者人數增加,越來越多染疫康復者出現「長新冠」症狀,發現身體有不適現象不只有肺部受影響,包含呼吸、神經、消化等系統都可能出現問題。若民眾出現咳嗽、咳痰等呼吸道症狀,頭痛、失眠、腦霧等神經系統症狀,肚子痛、腹瀉等消化系統症狀,該如何就醫治療?《NOW健康》特別邀請台北市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周宗翰來為民眾解答! -
培養健康好習慣可延壽! 日研究:有慢性問題者也有效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813最近日本1項研究發現,只要在生活中養成好習慣,即使已經80多歲,也可以延長壽命。日本大阪大學研究人員表示,包括減少飲酒、不抽菸、減肥和增加睡眠等,對於長壽皆有很大的好處,而且即使對有慢性健康問題的人也是如此,研究刊登在《年齡與衰老雜誌》(Age and Ageing)上。 -
腸胃藥列輕症居家照護常備藥 長期服用傷胃嗎?藥師答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88部分確診者都有便秘及腹瀉等症狀,藥師公會全聯會就將腸胃藥列為輕症確診者居家照護期間6種常備藥物之一,藥師表示,長期服用胃藥是不會傷胃的,但應該找出病因,以免延誤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