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家庭暴力
-
2021被喻為「離婚元年」? 多對明星離婚網曝6大原因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2880觀察近1年「離婚」的相關話題討論,可發現因近期多組藝人的「外遇」離婚事件,該項原因也成了民眾熱議的離婚緣由,不少網友看到藝人因外遇而離婚的新聞後,紛紛留言表示「想自由就不要結婚害人」,同時也常見民眾發文請益「面對伴侶外遇時的抉擇」,都特別容易引起網友憤慨表示「外遇離婚就對了!壞戲拖棚影響健康」、「不要讓自己那麼卑微,諮商不一定有用」等,紛紛規勸不應容忍伴侶的外遇出軌行為。 -
親密關係以精神暴力佔多數 量表檢測是否陷於暴力關係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3532本次調查顯示,在各種暴力型態中,以精神暴力盛行率16.76%最高,其次依序是肢體暴力7.97%、經濟暴力7.20%、性暴力4.85%、跟蹤及騷擾4.80%。與106年調查結果相較,精神暴力及肢體暴力分別下降4.16%、0.66%。值得關注的是,經濟暴力、性暴力、跟蹤及騷擾等3種暴力型態呈現微幅增加,增加幅度在0.42%至0.95%之間。 -
急性後期新冠肺炎症候群 後疫情時代對抗憂鬱成新焦點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2891憂鬱、焦慮、認知功能缺損與感染所導致的神經發炎、神經傳導物質降低、及腦部因血栓造成的局部缺氧性傷害較相關。其中因發炎導致單胺類神經傳導物質缺損,個案可能發生憂鬱、無法感受快樂、負面思考、自殺意念等症狀。因此台大醫院精神醫學部的照會團隊,在病患住院期間,透過視訊電話等方式,評估病患的精神健康狀態,可以早期發現情緒困擾和睡眠障礙,並且視情況在病患出院之後安排持續門診追蹤,使用溫和的精神舒緩藥物,搭配復健和運動來讓症狀更快復原。 -
新冠確診有年輕化趨勢 開學後校園如何做好防疫工作?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724目前台灣新冠肺炎疫情趨緩,政府從7月27日起施行適度降級微解封之相關措施,環顧目前世界的疫情變化,每天確診人數仍然沒有減少,在美國截至7月28日,18歲以上的民眾接受疫苗施打至少一劑已達70%,完整二劑亦有60%,但每天確診數持續攀升,而且在麻州有多起群聚感染,其中74%已打完二劑疫苗,雖然死亡率未見上升(死亡者大部分為未接種疫苗者)。 -
3C保母問題多 專家推親子共讀促進腦部成長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3264臺灣兒科醫學會建議,別太常讓孩子玩手機、平板,家長應盡早唸故事書給寶寶聽,多陪著一起閱讀,讓孩子愛上閱讀,3歲之前最好養成閱讀習慣,減少對3C產品依賴,減少對眼睛的危害。 -
別被愛情沖昏頭 熟記這些特質遠離恐怖情人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5617期盼能夠擁有好姻緣是眾多男女的心願,但如果來的是「恐怖情人」那該怎辦?國泰綜合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單家祁指出,如果另一半個性衝動、情緒控制差、過度自戀以至於挫折忍受度低、控制慾太強而容易疑心嫉妒,就應慢慢疏遠。 -
逾5成男人情緒壓力難宣洩 有苦說不出
兩性關係 / 男人幫4299衛生福利部統計男性關懷專線近14年來20餘萬通諮詢內容,發現諮詢項目第一名為情緒壓力,其次為婚姻,再者為法律諮詢,情緒壓力難以宣洩、有苦說不出就超過5成,專家提醒男人應該適度釋放壓力。衛福部於2004年6月23日設立男性關懷專線0800-013-999。 -
44%戀人曾受暴力 分手前擬定安全撤退計畫
兩性關係 / 女人幫2086國外相關研究調查顯示,16歲至24歲的年輕女性最容易遭受戀愛暴力,最嚴重的暴力傷害通常發生在分手時候,尤其雙方之間如果同時涉及財務和感情等糾葛,遭受對方殺害的風險將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