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家庭醫學
-
10大健檢異常率排名出爐! 醫提醒:出現紅字切勿輕忽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40341年之計在於春,不少人喜歡在年初規劃新年計劃,為自己安排1套完整的健康檢查也常是必然的選項。然而,面對琳瑯滿目的健檢項目,到底該如何選擇最適合的?鑑古知今,聯安診所家庭醫學科暨職業醫學科主任王森德醫師分析2023年聯安健檢大資料庫「10大健康異常檢項」,做為民眾在2024年安排健康檢查時的參考依據。此外,王森德也提醒,看到健康檢查紅字不要慌張,但也不要輕忽,定期健康檢查及保持良好生活習慣才是改善健康的長遠之策。 -
高血糖警訊別忽視!男子因昏迷送急診 一驗血糖竟破千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384許多看似常見的症狀,其實可能暗藏高血糖危機!開業小兒科家庭醫學科診所院長許惠春指出,臨床時常遇到病人是因為一些不具特異性的症狀來求診,例如口渴、泡泡尿、傷口癒合慢、皮膚搔癢、性功能障礙、反覆感染或感冒長時間沒好等等,經檢查才發現是高血糖所導致。 -
男赴秘魯旅遊腫成香腸嘴! 醫切開嘴唇竟活捉3隻幼蟲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4125絕大部分「香腸嘴」個案是因嚴重過敏,但33歲陳先生卻是遭馬蠅蟲卵寄生所致,令人頭皮發麻的是,幼蟲居然在嘴唇組織裡蠕動,使其在夜裡劇痛,輾轉難眠。最後,醫師以手術刀切開嘴唇,取出3隻活生生的馬蠅幼蟲,才解除罕見的蟲蟲危機。 -
耳朵癢痛小心細菌感染!嚴重恐聽損 醫曝3招防外耳炎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4191許多人都有過耳朵癢痛、耳朵流膿等不適症狀,但大部分認為這是小事,過幾天就沒事,但耳鼻喉專科醫師江躍辰提醒,耳朵癢痛的成因眾多,如外耳炎、中耳炎、中耳積水,或是感冒時淋巴腺腫脹,必須找出病因,對症下藥,如果太晚就診,可能造成聽損。 -
補教老師血糖高不願吃藥! 糖尿病症狀出現才開始後悔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4023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吳佾璇表示,臨床門診中經常遇到初診斷「第二型糖尿病」的病人,會提問道「醫師,我一定要吃藥嗎?」或「藥要吃到什麼時候?」甚至「我沒有不舒服為什麼吃藥?」、「不吃藥會怎麼樣?」…等問題,之後就會消失一段時間,等到病情加重,才又看到患者面露羞澀回診就醫。 -
20歲OL下背痛到直不起腰! 採3階段治療解決病痛根源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907根據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統計,高達8成國人在一生中至少會遭遇1次下背痛;全民健保資料庫2022年統計也顯示,以背部症狀為主訴的病人佔門診就診原因排名第10位,多數民眾因長期姿勢不良、搬運重物等因素造成的急性背痛,會隨著時間自行緩解,因此常輕忽背痛的嚴重性與影響。 -
走路不穩要掛哪一科?快聽從醫師建議 別忘帶日常藥單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929民眾走路不穩除了發生結構性病變,例如中風、巴金森氏症、脊椎嚴重側彎、肌肉萎縮等疾病外,不適當的用藥也可能引起其副作用。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神經內科主任林志遠表示,患者一般很難找到周全科別來評估,建議可請神經內外科、家庭醫學科、老年醫學科、骨科、復健科及中醫傷科等醫師來協助。 -
血糖高低竟與憂鬱症風險有關! 國外研究找到關鍵因素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403根據2023年6月發布於《全球轉型》(Global Transitions)期刊的研究指出,大腦灰質體積的減少可能在血糖與憂鬱症之間的關係起了中介作用,有效地控制血糖水平,尤其是針對年長者,可以對大腦健康產生正面影響, 並可能降低憂鬱症的罹患風險。